[发明专利]一种双垂直激光帘船舶监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2114.3 | 申请日: | 2023-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9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祝海东;戚应松;任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鑫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18 | 分类号: | G01P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曾晶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激光 船舶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船舶数据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垂直激光帘船舶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安装,把两个激光器安装在监测卡口处,并进行调试,两个激光器的间距为S;S2:定义扫描时间,在船舶正常行驶经过监测卡口处时,船头碰到第一道激光幕帘时间为T1,船尾碰到第一道激光幕帘时间为T2,船头碰到第二道激光幕帘时间为T3,船尾碰到第二道激光幕帘时间为T4;S3:计算船舶速度。本发明使用两台二维激光器,采用激光扫描幕帘垂直于水面方式,计算出船速,然后计算出船长,可以有效的保证两道激光幕帘首次扫描到的船头或船尾部位是同一个部位,从而获得准确的时间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垂直激光帘船舶监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路运输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也是典型的低碳运输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内河航运发展迅速,需要对船舶的航运速度和船舶长度进行监测,从而收集船舶资料,方便进行管理。
现有的测量船舶流量数据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人工观测、雷达扫描、视频及热成像技术、激光扫描等,其中激光扫描技术已经存在的方案是两台激光器组成一个测量组,一台激光扫描幕帘垂直于水面,一台激光幕帘于水面形成一定的夹角,通过两道激光幕帘之间的距离和先后扫描到船舶的时间计算出船速,通过船速和船身经过垂直于水面的激光幕帘的时间差,计算出船长,但是这种测量方式的其中一台激光幕帘于水面形成一定的夹角,扫描到船头的部位并不是同一个部位,导致计算出船速的时间有一定的误差,从而计算出的船长都会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因此提出一种双垂直激光帘船舶监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垂直激光帘船舶监测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船舶监测的船速时间有一定的误差,从而计算出的船长都会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垂直激光帘船舶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备安装,把两个激光器安装在监测卡口处,并进行调试,两个激光器的间距为S;
S2:定义扫描时间,在船舶正常行驶经过监测卡口处时,船头碰到第一道激光幕帘时间为T1,船尾碰到第一道激光幕帘时间为T2,船头碰到第二道激光幕帘时间为T3,船尾碰到第二道激光幕帘时间为T4;
S3:计算船舶速度,根据定义的时间和两个激光器的距离S,计算船舶的速度V1=S/(T3-T1),V2=S/(T4-T2),然后取平均数V3为船舶的平均速度,V3=(V1+V2)/2;
S4:计算船舶长度,根据计算的速度和船舶经过卡点的时间,计算船舶的长度,船舶经过第一个激光器时计算的船舶长度为:L1=V3*(T2-T1),船舶经过第二个激光器时计算的船舶长度为L2=V3*(T4-T3),然后取平均数L3为船舶的平均长度,L3=(L1+L2)/2;
S5:比对判断,把计算的船舶数据与船舶上传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在合格范围内则正常运行,否则进行标记上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包括AI识别模块,AI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船舶身份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S1中包括调试模块,在激光器安装后进行调试,保证双垂直激光幕帘的垂直度。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1中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包括AI识别模块和AIS识别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S1中在安装时根据激光器的扫描频率设定两道激光幕帘间距,激光器扫描频率为100HZ的情况下,间距在1米或以上;扫描频率为10HZ的情况下,间距在10米或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鑫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航鑫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2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