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炭石墨材料制备过程中焙烧样密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0217.8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涂川俊;巩佩;李崇威;谭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32 | 分类号: | C04B35/532;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石墨 材料 制备 过程 焙烧 密度 方法 | ||
1.一种提高炭石墨材料制备过程中焙烧样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炭石墨材料的过程中,在焙烧处理前对物料进行混捏处理,使混捏处理后糊料中沥青的Hβ,Hγ的含量比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捏处理后糊料中沥青的Hβ,Hγ的含量之比为(2.2-2.8):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非通气混捏:先将煅后焦添加到混捏锅中进行预热,然后添加粘结剂进行闭盖非通气混捏处理,得到糊料;
(2)通气混捏:在步骤(1)的基础上,向糊料通入空气进行通气混捏的处理,得到沥青分子结构调控后的糊料;
(3)磨粉:将沥青分子结构调控后的糊料磨成粉料;
(4)成型:将粉料通过预模压后静压成型或者直接等静压的方式成型得到生坯;
(5)焙烧:按照程序升温曲线对生坯进行焙烧处理得到焙烧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后焦包括煅后石油焦、煅后针状焦、煅后沥青焦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粘结剂包括沥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煅后焦添加到混捏锅中进行预热时还添加了石墨粉。
6.根据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后焦的添加量为50wt.%—80wt.%,石墨粉添加量为3wt.%—10wt.%,沥青添加量为17wt.%—50wt.%。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热的温度为160-200℃,添加粘结剂后进行非通气混捏的温度为195±5℃;非通气混捏的时间为30-90min,混捏转速为30—50rpm。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气混捏的混捏温度为185±5℃,混捏时间为30—110min,混捏转速为30—50rpm。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磨成的粉料需过160目—300目筛网;所述步骤(4)中成型得到的生坯的密度为1.45—1.60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02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