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8573.6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5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廖传荣;朱宇;兰坚强;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芯国际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温纯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胰腺癌 器官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基及培养方法。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培养和特异性添加因子,特异性添加因子包括如下终浓度的组分:B27,1‑5×;EGF,10‑100ng/ml;Noggin,20‑500ng/ml;R‑spondin 1,100‑1000ng/ml;Wnt3a,50‑500ng/ml;Igf 2,10‑100ng/ml;SB 505124,1‑10μM;SB 203580,1‑10μM;Y‑33075,1‑100nM。本发明提供的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基含有胰腺癌类器官培养所需的最少组分,组分不需要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组分牛血清白蛋白,节约成本的同时降低了FBS中带来的细胞毒性和抑制物;本发明提供的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基适合胰腺癌类器官的培养,类器官培养基的各个组分产生协同作用,使培养得到的胰腺癌类器官维持了原发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基因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胰腺癌是一组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难,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全球和我国恶性肿瘤的前十位。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新发病例男性位列第10位,女性第9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4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女性第11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胰腺癌的病因,其发生或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因素等。
类器官是衍生于干细胞或前体细胞的器官特异性细胞集合。体外培养的类器官在细胞成分和组织架构上与对应器官高度相似,并具备相应的功能学特征。与常规细胞在二维环境中培养得到的单一细胞类群不同,类器官培养是在三维环境中培养出特定组织器官包含的多种细胞类群,其培养体系与体内微环境更为相似。因此,各种器官在生理病理的基础研究、精准医疗、药物筛选和开发、基因治疗、再生医学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因此,建立胰腺癌类器官模型不但有利于胰腺癌的基础研究,而且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特异性添加因子,所述特异性添加因子包括如下终浓度的组分:
B27,0.5-5×;
EGF,5-100ng/ml;
Noggin,20-1000ng/ml;
R-spondin 1,50-1000ng/ml;
Wnt3a,50-500ng/ml;
Igf 2,10-100ng/ml;
SB 505124,0.5-10μM;
SB 203580,0.5-10μM;
Y-33075,1-100nM。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培养基为Advanced DMEM/F12。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添加因子包括如下终浓度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芯国际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创芯国际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8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