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胆种胆催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7385.1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9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丁福泰;刘剑波;张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15/08 |
代理公司: | 山东誉丰合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84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胆 催产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胆种胆催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海水养殖行业海珍品育苗技术领域。所述海胆种胆催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大蒜与消毒海水混合,经粉碎、过滤,取滤液,即为海胆种胆催产剂。所述海胆种胆催产剂采用天然产物大蒜作为其原料,对催产后种胆无毒害,提高催产后种胆的成活率,利于种胆的继续保存,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行业海珍品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胆种胆催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海胆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沿海海域。我国沿海有100多种,只有少数几种有经济价值。其中,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又称中间球海胆,是我国主要养殖海胆品种之一,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经纲,正形目,球海胆科。虾夷马粪海胆于1989年由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从日本引进,目前已经掌握了室内人工育苗和海上养成商品胆技术。
在虾夷马粪海胆室内人工育苗操作中,种胆催产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采用阴干、流水、升温刺激,物理方法虽然可以满足生产上的需求,但存在着催产效率低、不稳定的缺陷。化学方法主要为采用KCl作为催产剂对海胆进行催产,虽然其催产效率高且可操作性行强,但其存在着种胆催产后体内渗透压紊乱、毒害性大、死亡率较高的问题,对产卵后种胆的保存带来困难。
CN104208655B一种安全高效无毒害的新型海胆内源性催产剂,采用五肽酰胺NGFFFamid作为催产剂,并将其用于虾夷马粪海胆催产时,其试验组雌性海胆的平均卵子排放量为110万/个体,且未出现死亡个体。CN101987196A体内诱导刺参产卵的催产剂,所述催产剂为NGLWY酰胺和KCl作为催产剂用于刺参催产,使用单一NGLWY酰胺,刺参成活率低。在海胆催产时使用KCl作为催产剂时,催产后种胆的死亡率高达70%以上,由此可见,虽然采用KCl作为催产剂可提高种胆的催产效率,但催产后种胆的死亡率过高,不利于催产后种胆的保存。因此,研发一种海胆种胆的催产剂,减少化学药品使用,在保证种胆的催产效率同时,提高种胆的成活率仍是海胆室内人工育苗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胆种胆催产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海胆种胆催产剂采用大蒜汁这一天然产物制成,对种胆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具有消炎作用,保证了种胆的成活率,且具有良好的催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海胆种胆催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大蒜与消毒海水按料液比为(40-60)g:(80-120)mL混合后,经粉碎、过滤,得滤液,即为海胆种胆催产剂。
优选的,消毒海水的制备过程为:将海水经过450-500目筛绢过滤后,煮沸5min,晾凉备用。
优选的,过滤采用240-280目筛绢,可有效过滤掉蒜渣。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海胆种胆催产剂。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海胆种胆催产剂在海胆催产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海胆种胆催产剂在海胆催产中的应用方法为:通过向海胆种胆围口膜处注入海胆种胆催产剂进行催产。
进一步优选的,每个海胆种胆的注入量为2-4mL。
进一步优选的,海胆种胆催产剂的浓度为0.03g/mL-0.05g/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海胆种胆催产剂采用的大蒜作为主要原料,大蒜作为天然产物,对排完精或卵的种胆无毒副作用,且大蒜具有消炎作用,可保证催产后的种胆的成活率。同时大蒜较化学药品价格低廉,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7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数据对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