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星跟踪策略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53969.3 | 申请日: | 202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0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李涛;秦超;闫少雄;胡建玲;张振江;宫玉松;王一涣;刘建兵;马吉文;王龙;吕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8***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跟踪 策略 生成 方法 | ||
1.一种多星跟踪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目标卫星的两行根数TLE,计算TLE更新时刻目标卫星在地心惯性坐标系ECI下的位置矢量 ;具体方式为:
(101)获取目标卫星的两行根数TLE,并记为,N表示目标卫星的数量,表示目标卫星i的两行根数;
(102)使用SGP4/SDP4算法解析两行根数,得到轨道半长轴、偏心率、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平近点角、近地点幅角和平均速度,通过求解开普勒方程,计算偏近点角;
(103)计算TLE更新时刻目标卫星在ECI的位置矢量 :
式中:
,;
步骤2,根据目标卫星在地心惯性坐标系的位置矢量,建立目标卫星在地心地固坐标系ECEF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位置坐标函数;具体方式为:
(201)根据目标卫星i在ECI下的位置矢量,计算自TLEi更新时刻起任一时刻的位置矢量:
式中,为3×3的单位矩阵,为卫星轨道面的法线矢量,为其反对称阵;和表示为
(202)建立目标卫星i在ECEF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位置坐标函数
式中,为地球自转角速度;
步骤3,根据天线的最低工作仰角,计算最大可视星地距离,结合天线在ECEF下的位置坐标,计算目标卫星的任务窗口信息,包括起始时刻、停止时刻和最高工作仰角;具体方式为:
(301)根据天线的最低工作仰角,计算目标卫星i的最大可视星地距离:
式中,为地球平均半径,为天线与目标卫星i的地心夹角;
(302)计算天线在ECEF下的位置坐标:
式中,、分别为天线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子午圈曲率半径,h是天线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e是地球的偏心率;
(303)根据下式求解t,得到目标卫星i的可视起始时刻和停止时刻,且 :
(304)依据下式计算目标卫星i在任务期间的可视起始时刻和停止时刻:
式中,、分别为卫星跟踪任务的起止时刻;
(305)取 ,使用下式计算目标卫星i的最高工作仰角:
;
步骤4,使用Dijkstra算法,生成天线跟踪多颗目标卫星的策略;具体方式为:
(401)以目标卫星的起始时刻、停止时刻为顶点,单颗卫星可视时段为边,构建有向连通图;其中,V为节点集合,是图G的一个顶点,表示可视起始时刻和停止时刻,此外,将不同任务卫星可视时段的交叉时刻也作为顶点;E为边或弧的集合,是图G中的一条边,即,表示卫星切换线路;每条边的特性用使用损失函数表示,根据顶点数量使用邻接矩阵或邻接表存储,其值与该线路中卫星是否可视、最大可视仰角、可视中断时长有关,具体来说,根据当前线路是否切换,使用如下函数确定:
式中,表示当前线路持续时长;
(402)使用Dijkstra算法求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每次找到离任务起始点最近的一个顶点,然后以该顶点为中心进行扩展,最终得到任务起始点到其余所有点的最短路径,即生成多星跟踪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39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运动状态的云台虚拟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程控调节滑动变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