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相移的宽带数控有源衰减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4777.6 | 申请日: | 202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群;夏志颖;陈伯凡;王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11/24 | 分类号: | H03H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移 宽带 数控 有源 衰减器 | ||
1.一种低相移的宽带数控有源衰减器,包括输入匹配网络、共源放大器、共栅放大器、输出匹配网络、增益控制单元和反相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移补偿单元1和相移补偿单元2;所述相移补偿单元1包含电感LC,电感LC的第一端连接至共源放大器晶体管MS的漏极,电感LC的第二端连接至共栅放大器晶体管M0的源极;
所述相移补偿单元2包括N个特定大小的反相器INVN1,每一个反相器INVN1的输入端连接至反相器单元INVN2的输出,每一个反相器INVN1的输出端连接至增益控制单元的MN的栅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相移的宽带数控有源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匹配网络用于输入阻抗匹配并隔绝直流,包括电容CI、电感LI、电阻RI、电阻Rg和电容CB;射频信号输入端口连接至电容CI的第一端,电容CI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感LI的第一端,电感LI的第二端连接至共源放大器MS的栅极;电阻RI的第一端连接至共源放大器MS的栅极,第二端连接至电阻Rg的第一端和电容CB的第一端,电阻Rg的第二端连接至栅极电源,电容CB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相移的宽带数控有源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源放大器晶体管MS用于实现射频信号放大,MS的栅极连接至电感LI的第二端,MS的源极接地,MS的漏极连接至增益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电感LC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相移的宽带数控有源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栅放大器包括晶体管M0,M0的栅极连接至电源,M0的源极连接至电感LC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相移的宽带数控有源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匹配网络用于输出阻抗匹配并隔绝直流,包括电容CO和电感LO,电感LO的第一端连接至M0的漏极,电感LO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容CO的第一端,电容CO的第二端连接至射频输出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相移的宽带数控有源衰减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Q值负载网络,用于拓展带宽性能,降低工作带宽内的增益变化幅度,包括电感LP和电阻RQ,电感LP的第一端连接至M0的漏极,电感LP的第二端连接至电阻RQ的第一端,电阻RQ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相移的宽带数控有源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控制单元用于数字控制增益调节,包括N组晶体管和电阻RQR,每一组晶体管由共栅管MN和其复制晶体管MNR组成;共栅管MN和MNR的源极连接至MS的漏极,共栅管MN的栅极连接至相移补偿单元2的反相器INVN1的输出端,共栅管MN的漏极连接至M0的漏极,复制共栅管MNR的栅极接反相器单元的INVN2的输出端,复制共栅管MNR的漏极连接至电阻RQR的第一端;电阻RQR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47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