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3924.8 | 申请日: | 202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8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庆;连水梅;赵波;李典东;刘鑫;曾凡栋;罗文婵;仝义鑫;李道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20 | 分类号: | F16H3/20;F16H57/023;F16H57/029;F16H61/30;F16H57/0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式取力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擦式取力器,涉及取力器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箱体,箱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连接有离合器,离合器与输出轴连接,还包括输入轴,输入轴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输入齿轮,输入轴上键连接有花键活塞,花键活塞能够与输入齿轮内孔键连接,花键活塞的一端与相应的轴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花键活塞的另一端连通有油腔,油腔设置在输入端盖上,输入端盖上还设置有油道,油道与油腔连通,油腔连接有油源。本发明能够在摘挡之后避免输出齿轮转动,减少能量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力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擦式取力器。
背景技术
取力器是一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使用齿轮连接,它的主要作用是,从车辆底盘系统取得动力,然后通过自身的转化,把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车辆油泵系统,进而控制上装完成各自特殊的功能;取力器一般安装在变速箱外侧的附加装置,它从变速箱的某个齿轮获取动力,这个动力的接通或断开是通过驾驶室内的一个电磁阀来控制的。
授权公告号为CN2055923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擦式挂挡取力器,包括动力输入端、挂挡输入端、动力输出端、挂挡输出端、控制部、连接机构、复位机构;动力输入端与挂挡输入端相互配合;控制部与挂挡输出端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挂挡输出端与动力输出端连接;挂挡输出端根据控制部的移动可在动力输出端的轴向方向上相应移动,但不能相对于动力输出端转动;挂挡输出端与挂挡输入端同轴心;复位机构为复位弹性件并设置于控制部与动力输出端之间,挂挡输入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摩擦片;挂挡输出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摩擦片;挂挡输出端的一端摩擦片与挂挡输入端的一端的摩擦片相互接触/远离。摘挡时,关闭电磁阀,活塞受到的气压压力消失挂挡芯轴在复位弹性件的弹力下向远离输出齿轮的方向移动至起始位置,同时带动滑套、活塞向远离输出齿轮的方向移动至起始位置,滑套向远离输出齿轮的方向移动后,两片摩擦片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减小直至消失,被输入齿轮带动旋转的输出齿轮逐渐无法带动滑套旋转,滑套的旋转逐渐停止,同时挂挡芯轴、输出轴的旋转逐渐停止,输出法兰停止输出。
此技术方案成本低廉,采取了摩擦式挂挡,在高转速下也可以实现平稳、可靠地挂挡,提升了变速箱取力器使用性能;但在摘挡之后,输入齿轮仍然带动输出齿轮进行空转,存在能量损耗,影响整车能量的有效利用,同时增加了输出齿轮的磨损,缩短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摘挡之后,输出齿轮仍然进行空转存在能量消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擦式取力器,能够在摘挡之后避免输出齿轮转动,减少能量消耗。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还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外圆周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能够在所述输入齿轮带动下转动,所述输入轴上键连接有花键活塞,所述花键活塞能够沿所述输入轴在所述输入齿轮内部移动,所述花键活塞能够与所述输入齿轮内孔键连接,所述花键活塞的一端与相应的轴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花键活塞的另一端与输入端盖、输入轴、输入齿轮之间形成油腔,所述输入端盖上还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进油孔连接有油源,所述油源能够提供液压油。通过液压油和弹性件的作用能够控制花键活塞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输入轴与输入齿轮的连接和脱离,能够在摘挡时控制输入轴与输出齿轮脱离,使输出齿轮不再进行动力传递,从而减少能量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齿轮上设置有卸压油道,所述卸压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且连通位置靠近所述花键活塞,所述卸压油道的另一端与箱体连通。通过卸压油道能够防止油腔内油压过高,增大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损伤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3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