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医学隔离空间风道设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6377.0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魏彤;于翔;郑曙光;王刚;田安琦;张涛;陈贤;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安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0 | 代理人: | 兰仙梅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医学 隔离 空间 风道 设计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医学隔离空间风道设计结构,其包括多个隔离房、正压风道系统和负压风道系统,隔离房包括病房间、卫生间以及缓冲间,正压风道系统包括鼓风机和第一进风管,鼓风机设置在隔离房的外部,第一进风管与鼓风机相连接,第一进风管上连接若干第二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隔离房的进风口处,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封盖,进风口吹入的风可顶起第一封盖,负压风道系统包括吸风机和第一出风管,隔离房上的出风口通过第二出风管连接第一出风管,第一出风管与吸风机相连接。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解决每个隔离病房度需要单独配备一台吸风机,增加了建造成本,存在风量损耗严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医学隔离空间风道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负压隔离病房一般由隔离间(缓冲间)、病房(病人房)及卫生间组成,相互之间由隔离门隔离,压隔离病房采用负压隔离技术,需要排放量大于进风量,保证病房对外的负压值在-10pa以上,形成高负压。目前,快拆式隔离病房都是大批量建造,每个隔离病房都需要单独配备一台吸风机,增加了建造成本,存在风量损耗严重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每个隔离病房度需要单独配备一台吸风机,增加了建造成本,存在风量损耗严重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医学隔离空间风道设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医学隔离空间风道设计结构,其包括多个隔离房、正压风道系统和负压风道系统,所述隔离房包括病房间、卫生间以及缓冲间,所述正压风道系统包括鼓风机和第一进风管,所述鼓风机设置在隔离房的外部,所述第一进风管与所述鼓风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上连接若干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所述隔离房的进风口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封盖,所述进风口吹入的风可顶起第一封盖,所述负压风道系统包括吸风机和第一出风管,所述隔离房上的出风口通过第二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与所述吸风机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隔离房的底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隔离房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封盖上设置有多根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房的底板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出风管内设置有第二封盖,所述第二封盖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出风管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封盖远离所述环形凸部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第二出风管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环形凸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封盖可覆盖所述第一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簧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出风管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挡板为L型板体,所述限位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封盖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进风管上设置有暖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进风管上设置空气洁净装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6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内存的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变热流体的流道设计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