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兜铃酸D的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4003.5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光辉;赵坤;辛振强;舒亚平;李雪松;房强强;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7/70 | 分类号: | C07D3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葛凡;梁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兜铃 对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马兜铃酸D的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酸碱前处理工序、特定的聚酰胺柱层析工序以及正相和反相色谱柱提纯工序等,通过特定的前处理,有效提升了提取分离效率,能够高通量的获得HPLC纯度高的目标物对照品。另外,本发明获得的马兜铃酸D的固体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工业生产适用性非常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兜铃酸D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能够制备可以用于适用于工业化的马兜铃酸D的固体对照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兜铃酸类成分是一类硝基菲类羧酸,具有肾脏毒性和致癌性。已报道的大量马兜铃酸肾病病例中,有些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后续发生尿路上皮癌和膀胱癌。泌尿系统致癌性的发现使马兜铃酸被列为Ⅰ类致癌物。马兜铃酸类成分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马兜铃科植物共有500多种,在亚洲地区被作为传统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中国地区的马兜铃科植物主要有4属共70余种,其中大多数是药用植物,常作为中药材配伍使用,具有止咳平喘、祛风止痛和清热活血等功效。现在存于2020版药典中的马兜铃科植物仅有细辛一种,细辛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鼻炎、咳嗽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症。除了入汤剂外,大量的中成药制剂中亦含有细辛。《中国药典》收载有50种含细辛品种。很多品种极为常用,如小青龙颗粒、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咳喘颗粒、痧气体丸、鼻渊舒口服液、小儿肺闭宁片、辛芩颗粒、九味羌活片、川芎茶调片、鼻炎片、胃炎宁冲剂、人参再造丸、正天丸、杜仲壮骨丸等,其中不乏儿童常用药。在含马兜铃、土木香、木通、防己、寻骨风等药材的中成药中均检测到了马兜铃酸成份。为了避免药物中的马兜铃酸类成分在实际应用中带来的毒性伤害,对马兜铃酸毒性进行早期诊断,对于其安全性监测极为重要。
常见的马兜铃酸类成分有马兜铃酸A、马兜铃酸B、马兜铃酸C、马兜铃酸D。目前国内外马兜铃酸A、马兜铃酸B、马兜铃酸C的相关研究很多,马兜铃酸D的研究报道很少,市场上也很少有现成的马兜铃酸D供应。然而,马兜铃酸D(Aristolochic acid D)已经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毒性药材指标成分,其重要程度不容忽视。
马兜铃酸D,分子式:C17H11NO8
由于马兜铃酸D已被药典列为药典毒性指标成分,所以分离得到马兜铃酸D标准品能够极大的提高相关药材质量控制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马兜铃酸D检测方面的专利文献较多,但是大量提取工艺方面的文献很少,大部分都是分离马兜铃酸D类似物。有文献报导通过醇提-碱溶酸沉-大孔树脂纯化-高压制备的方法,从关木通中分离获得马兜铃酸Ⅰ和II,纯度分别为96%和94.45%,没有得率数据。还有文献报导将马兜铃药材进行醇提,醇提物与硅胶拌样,烘干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醇索氏提取,氯仿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重结晶获得马兜铃酸,从其它溶剂提取物中分离获得另外2中马兜铃酸类似物,未做结构鉴定,也没有纯度和得率数据。还有文献报导,通过醇提-浓缩析出-沉淀经酒精多次洗涤-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的方法,从朱砂莲中分离获得马兜铃酸,得率0.45%,没有纯度数据。
专利文献
[1]一种细辛中6种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CN113252810 A
非专利文献
[1]屈碧琼,刘洁,阳娇,杨晓芹,潘绮雪,刘明妍,刘璐璐,肖红斌.马兜铃酸Ⅰ,II的制备工艺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22,37(3):245-248.
[2]李舒养,姚琪.广西马兜中马兜铃酸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药学杂质,1981,(02):15-18.
[3]邱运平,陈秀珍,全德健,文玲芳,巫燕妹.朱砂莲化学成分的研究Ⅰ,马兜铃酸的分离[J].广西植物,1980,(01):24-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4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