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416910.7 | 申请日: | 202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8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蔡炜;缪小明;周娟;朱凌志;钱慧慧;刘亮;缪亚福;冯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黄亚茹 |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保护 型微束缆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包括多个微束管,微束管内填充有光纤和阻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束管外表面沿径向截面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凸点,相邻凸点之间存在间隙,凸点的半径与微束管壁的厚度相同,凸点材料的邵氏D硬度比微束管壁材料小,所述凸点在受力后能发生形变,并能随着受力增大直至凹陷进微束管壁内,挤压微束管壁的内侧壁形成凸起小圆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其特征在于,微束管为LSZH、TPEE、TPU或聚烯烃材料,密度为1.05~1.55g/,抗拉强度为12-18MPa,断裂伸长率在120%~5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其特征在于,光纤芯数为1-12根,所述微束管壁的厚度为0.14±0.04mm,微束管外径在0.95mm-1.5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为半球形或三棱锥形,且所述凸点材料的邵氏D硬度比微束管壁材料小2-3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材料包括油膏或阻水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油膏中包含液体和增稠剂,所述的液体为硅油、氟化油中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二氧化硅、膨润土、聚四氟乙烯中至少一种;所述阻水纱为棉纱型。
6.一种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包括外护套、加强层、增强件和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覆加强层和外护套,增强件对称内嵌与外护套内壁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护套的外壁为圆形,内壁形成椭圆内腔,外护套短轴壁的厚度大于外护套长轴壁的厚度,所述增强件嵌设在外护套短轴壁中;
所述加强层贴合外护套内腔形成椭圆形外壁,内壁形成圆形内腔,加强层长轴壁的厚度大于加强层短轴壁的厚度,加强层长轴壁的厚度与外护套长轴壁的厚度相加等于加强层短轴壁与外护套短轴壁的厚度之和;
所述缆芯包括多个微束管单元,微束管单元包括微束管,微束管内填充有光纤和阻水材料,微束管外表面沿径向截面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凸点,相邻凸点之间存在间隙,凸点的半径与微束管壁的厚度相同,凸点的邵氏D硬度比微束管壁小,所述凸点在受力后能发生形变,并能随着受力增大直至凹陷进微束管壁内,挤压微束管壁的内侧壁形成凸起小圆弧。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长轴壁顶点处设置有标识线,用于标记最佳开剥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长轴壁对应于标识线处设置有开剥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加强保护型微束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长轴壁设置的开剥口为卯榫衔接的缝隙,或者采用柔性材料衔接的易撕剥窗口。
10.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加强保护型微束缆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在微束管挤塑过程中,选用配套的挤塑模具,将光纤束送入挤塑机头,所述机头进料包括两部分:一是微束管壁材料、二是微束管壁表面的凸点材料;
设置挤塑温度:挤塑机的机身从进料口到挤塑模具入口方向分成多个机身温区,多个所述机身温区沿着从进料口到挤塑模具入口的挤塑方向温度依次升高;所述挤塑模具温度低于挤塑机靠近挤塑模具入口端的机身温度;
采用双层共挤工艺,同时挤塑微束管壁和凸点,从而一体成型为微束管;
将一体成型的微束管经过冷却水槽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水槽分为第一冷却水槽和第二冷却水槽,所述第一冷却水槽的温度高于第二冷却水槽,一体成型的微束管依次通过第一冷却水槽和第二冷却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169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