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锣板偏位的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98332.9 | 申请日: | 202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8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孟昭光;杨清峰;徐学军;赵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4 | 分类号: | G01B7/14;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锣板偏位 监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型锣板偏位的监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整板,整板按照预设规则形成多个单元板;在每一单元板的每一工艺边上均设置第一监控模块和第二监控模块,第一监控模块用于监控锣刀向外偏移时,锣刀的实际行程与预设行程的间距是否大于第一间距,第二监控用于监控锣刀向内偏移时,锣刀的实际行程与预设行程的间距是否大于第二间距;依次对整板进行锣板,并在锣板过程中根据锣刀的实际行程与预设行程的间距实时调整锣刀行进路径,本发明的成型锣板偏位的监控方法能在锣板的同时对锣刀的偏位情况进行监测,一旦锣刀偏位过大,即可及时纠正,减少了报废板的产生,极大地降低了单元板的报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型锣板偏位的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制造PCB时,一般将多个单元板排布在一起形成拼板单元,再将多个拼板单元矩阵排列构成一张整板,完成外层线路和阻焊层制作及表面处理后,再通过锣板等方式将整板分割成独立的拼板单元或单元板。
但是在进行锣板时锣刀往往容易出现偏位问题,在偏位过大的情况下还进行锣板,分割完成的单元板的报废率大大增加,现有技术只有用于检测分割完成的单元板偏位情况的检测装置,没有在锣板过程中就能检测锣刀偏位情况的方法或装置,锣板时缺少对锣刀偏位情况检测,分割完成的单元板报废率高。
因此,亟需一种成型锣板偏位的监控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锣板和检测锣刀偏位同时进行,导致分割完成的单元板报废率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锣板偏位的监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锣板和检测锣刀偏位同时进行,导致分割完成的单元板报废率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成型锣板偏位的监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整板,所述整板按照预设规则形成多个单元板;
S2、在每一单元板的每一工艺边上均设置第一监控模块和第二监控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模块的底端设于高于预设行程最高位置的第一间距处,所述第二监控模块的顶端设于与预设行程最低位置平齐处,所述第二监控模块的最低处设于低于预设行程最低位置的第二间距处,所述第一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锣刀向外偏移时,所述锣刀的实际行程与预设行程的间距是否大于第一间距,所述第二监控用于监控所述锣刀向内偏移时,所述锣刀的实际行程与预设行程的间距是否大于第二间距;
S3、依次对整板进行锣板,并在锣板过程中根据所述锣刀的实际行程与预设行程的间距实时调整所述锣刀行进路径。
较佳地,所述第一监控模块包括第一监控线、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所述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设于所述第一监控线的两端,并通过所述第一监控线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一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锣刀向外偏移时,所述锣刀的实际行程与预设行程的间距是否大于第一间距,具体包括:
在所有单元板的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之间接入外部电源;
启动所述锣刀进行锣板;
当锣刀的实际行程介于当前单元板任一工艺边的第一监控线底端和预设行程之间时,所述单元板当前工艺边的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处于断电状态;
当所述锣刀实际行程高于当前单元板任一工艺边的第一监控线底端时,所述单元板当前工艺边的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处于正常导通状态。
较佳地,所述第二监控模块包括第二监控线、第三测试点和第四测试点,所述第三测试点和第四测试点设于所述第二监控线的两端,并通过所述第二监控线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二监控用于监控所述锣刀向内偏移时,所述锣刀的实际行程与预设行程的间距是否大于第二间距,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8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