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激光器及其出光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88775.X | 申请日: | 2023-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0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曾科;吉恩才;戴逸翔;李润东;李留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密尔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苏州密尔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10;H01S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左文 |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激光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沿激光信号的传输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接的振荡器模块(100)、分束器模块(200)、放大器模块(300)、合束器模块(400)和耦合模块(500),所述放大器模块(300)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放大器(310),各所述放大器(310)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所述分束器模块(200)的输出端,各所述放大器(310)的输出端均连接于所述合束器模块(400)的输入端;且所述振荡器模块(100)、所述分束器模块(200)、所述放大器模块(300)、所述合束器模块(400)和所述耦合模块(500)均独立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激光信号的传输方向,所述振荡器模块(100)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光栅(110)、第一增益光纤(120)、第一合束器组件(130)和第二光栅(140),所述第一合束器组件(130)包括第一合束器(131)和第一泵浦源(141),所述第一合束器(131)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增益光纤(120),所述第一合束器(13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光栅(140)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合束器(131)的泵浦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泵浦源(141),其中,所述第一泵浦源(141)的泵浦信号方向与所述激光信号的输出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光栅(110)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栅(140)的反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激光信号的传输方向,所述放大器(310)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二合束器组件(320)、第二增益光纤(330)和包层光剥除器(340),所述第二合束器组件(320)包括第二合束器(321)和至少两个第二泵浦源(322),各所述第二泵浦源(322)均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合束器(321)的泵浦输入端,所述第二合束器(321)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分束器模块(200)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合束器(32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增益光纤(330),所述包层光剥除器(340)的输出端与所述合束器模块(400)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泵浦源(322)的泵浦信号方向与所述激光信号的输出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益光纤(120)的纤芯直径介于6μm-10μm之间,所述第一增益光纤(120)的包层直径介于80μm-130μm之间,所述第一增益光纤(120)的长度介于4m-6m;
和/或,所述第二增益光纤(330)的纤芯直径介于10μm-30μm之间,所述第二增益光纤(330)的包层直径介于80μm-130μm之间,所述第二增益光纤(330)的长度介于4m-6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模块(300)还包括用于回收所述包层光剥除器(340)剥除的包层泵浦光和包层激光的废光回收单元(360),所述废光回收单元(360)与各所述放大器(310)并联并连接于所述合束器模块(400)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模块(500)包括设有入射光口(501)和出射光口(502)的壳体(510),沿所述激光信号的传输方向,所述耦合模块(500)包括位于所述壳体(510)内的反射镜组(520)和聚焦透镜(530),所述反射镜组(520)被配置为:用于接收从所述入射光口(501)进入的经所述合束器模块(400)的输出端输出的激光,反射至所述聚焦透镜(530),并经所述出射光口(502)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密尔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苏州密尔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密尔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苏州密尔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87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