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eoHash压缩航迹数据的热力图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76168.1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7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波;刘俊波;肖健;吴长乐;祝刚;孙昆锋;周高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453;G06F16/2455;G06F9/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郑丽君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eohash 压缩 航迹 数据 力图 构建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GeoHash压缩航迹数据的热力图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用GeoHash算法将地图划分成多个方格并对每个方格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每个方格的GeoHash编码;将预设的时间区间内的原始的航迹数据中的经纬度数据按所述每个方格的GeoHash编码进行聚合存储;当接收到查询指令时,在所有经过聚合存储后的航迹数据中筛选出与所述查询指令相匹配的记录并对所述记录进行去重统计;根据所述去重统计后的记录,生成与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GeoHash编码信息相匹配的热力图,从而实现了对原始的航迹数据的有效压缩,减少了内存占用量,降低了航迹热力图的存储成本,提高了查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eoHash压缩航迹数据的热力图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热力图(Heat Map)是一种以特殊高亮的形式表示所关注区域中的数据所占比重情况的图示。由于热力图具有直观、易于理解等特点,热力图在高犯罪区、高交通事故区、疫情高发区、景点游客分布密度等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
航迹热力图包括实时热力图和历史区间热力图,该历史区间热力图是指过去某个时间段的热力图,例如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的热力图。现有技术中对于历史时间区间的航迹热力图,通常基于对雷达获取的原始航迹数据进行热力图绘制,但随着选择的时间区间跨度的增大,所面对的航迹数据量将会越来越多,而此时如果仍然采用原始的航迹数据进行热力图绘制,不仅数据存储量大,占用过多内存,而且由于原始航迹数据中的每一个经纬度数据都是一个离散点,存储成本较高,同时会极大地降低查询的效率,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eoHash压缩航迹数据的热力图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绘制历史时间区间的航迹热力图时,航迹点多,数据存储量大和查询效率较低的问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GeoHash压缩航迹数据的热力图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采用GeoHash算法将地图划分成多个方格并对每个方格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每个方格的GeoHash编码;
步骤S200、将预设的时间区间内的原始的航迹数据中的经纬度数据按所述每个方格的GeoHash编码进行聚合存储,其中,所述原始的航迹数据中的元素包括航班号,经度,纬度和时间;
步骤S300、当接收到查询指令时,在所有经过聚合存储后的航迹数据中筛选出与所述查询指令相匹配的记录并对所述记录进行去重统计,其中,所述查询指令为要查询的时间段,所述筛选出的记录对应的时间区间落入所述要查询的时间段内;
步骤S400、根据所述去重统计后的记录,生成与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GeoHash编码信息相匹配的热力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定义数据精度;
步骤S120、根据所述数据精度将地图划分成多个方格;
步骤S130、对所述每个方格进行GeoHash编码,得到所述每个方格的GeoHash编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200中将预设的时间区间内的原始的航迹数据中的经纬度数据按所述每个方格的GeoHash编码进行聚合存储,具体为:对所述时间区间内具有相同的GeoHash编码的航迹数据进行聚合,并存储被聚合后的每一个GeoHash编码所对应的航迹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300中对所述记录进行去重统计,具体为:删除在所述时间区间内具有相同GeoHash编码下出现相同航班号的重复的航迹记录,并统计在所述时间区间内具有相同GeoHash编码的总航班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未经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76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