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光光纤探针、制备方法及扫描探针和微纳操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6340.5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0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商娅娜;郭恒菲;陈娜;刘书朋;刘勇;王廷云;庞拂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B82Y35/00;G02B6/27;G02B6/02;G02B6/255;B29C64/386;B33Y50/00;G01Q60/38;G01Q60/24;G01Q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探针 制备 方法 扫描 操控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涡光光纤探针、制备方法及扫描探针和微纳操控系统。涡光光纤探针包括:光纤,光纤经过拉锥处理以形成基体和与基体连接的过渡区;以及微纳结构,位于过渡区的一端,微纳结构包括螺旋相位板和位于微纳结构末端的针尖,螺旋相位板和针尖均由3D打印制备而成,其中,末端的横截面直径在100nm至10μm之间。涡光光纤探针、制备方法及扫描探针和微纳操控系统,可以通过基于通用光纤及3D打印制备的探针,实现对于微粒样品的光学和力学检测,探针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且普适性强。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激光纳米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光光纤探针、制备方法及扫描探针和微纳操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学器件逐渐呈现小型化趋势,微纳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微纳光纤因其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检测系统中。同时,硅基微纳光纤由于其低损耗、超低质量、强消逝场分布和柔韧性等特点,是光力测量和光机械器件中的理想器件。近几年,光纤探针在光学器件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在扫描探针显微镜和传感器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因此,对光纤探针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对微纳光纤刚度系数的测量,光机械形变的测量等。光纤探针是最常见的探针,光纤探针与石英音叉相结合,通过剪切力控制间距,使探针至样品表面的距离小于可见光的半波长,进而得到亚波长尺度的样品表面信息。在此基础上,若对光纤加以修饰,形成功能型光纤探针,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音叉反馈的幅值相位等信息的标定,从而得到照射光场的光强分布和光力大小。基于上述性能的测量方法,是推进对微弱光力测量的重要一步。因此通过研制特殊的功能型探针,可实现对微弱光力的探测。
目前,在纳米测量领域,仍以扫描探针显微镜等高端显微镜作为主要测量仪器,其中探针的尺寸形状决定着成像性能。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探针扫描可以得到较好的成像分辨率。但基于AFM的普通探针仅能得到样品的横向和纵向尺寸,对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力、应力和照射光力等力学信息测量却无能为力。而这些力学信息也是决定微纳结构器件功能的关键信息。为此,迫切需要一种便于制造,且能够将力学测量和普通原子力(非)接触式测量相结合的一种光纤探针来解决上述测量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涡光光纤探针、制备方法及扫描探针和微纳操控系统,可以通过基于通用光纤及3D打印制备的探针,实现对于微粒样品的光学和力学检测,探针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且普适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涡光光纤探针,包括:光纤,所述光纤经过拉锥处理以形成基体和与所述基体连接的过渡区;以及微纳结构,位于所述过渡区的一端,所述微纳结构包括螺旋相位板和位于所述微纳结构末端的针尖,所述螺旋相位板和所述针尖均由3D打印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末端的横截面直径在100nm至10μm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相位板和所述针尖的材料为光刻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相位板和所述针尖的材料折射率的范围为1.5~1.6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包括石英玻璃光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纤的直径为100~150μ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涡光光纤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光纤,并去除所述光纤中间段的涂覆层,以使所述光纤在所述中间段呈现裸纤;对呈现所述裸纤的所述中间段进行拉锥,以得到具有基体和与所述基体连接的过渡区的经拉锥光纤;对所述经拉锥光纤的所述过渡区进行切割,以在所述过渡区形成圆台;以及根据预设3D打印参数,在所述圆台上打印螺旋相位板和针尖,以得到所述涡光光纤探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对于所述螺旋相位板和所述针尖进行3D建模,以得到所述预设3D打印参数;以及将已形成所述圆台的经拉锥光纤放置在飞秒激光3D光刻仪器中,并根据所述预设3D打印参数在所述圆台上打印螺旋相位板和针尖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6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