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2756.X | 申请日: | 202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明;王永刚;杨燕燕;李浩洁;王天玉;王恒岩;成小芳;赵阳飞;高宇凤;李媛媛;李梦;何洋;李艳;张鼎立;赵天瑞;韩一铭;张文慧;王英卉;张照杰;王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38/01;A61K47/36;A61P31/04;A61P37/04;C12P21/06;A61K31/722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汇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6 | 代理人: | 杨欣伦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脂 蛋白 多肽 聚糖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适量的脱脂面粉:电子秤等称量设备称取适量的脱脂面粉;步骤二、获得脱脂麦胚蛋白,本发明通过脱脂面粉碱沉,酶解方法获得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并与壳聚糖进行混合,添加交联剂三聚磷酸钠进行制备,脱脂麦胚蛋白多肽作为植物性蛋白除了能够补充体内所需的相应蛋白质含量,并且能够提高细胞活力以及细胞的代谢能力,减少细菌在细胞上的黏附;在以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中,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壳聚糖纳米粒子有效的缓解了大肠杆菌所致的小鼠肠道损伤的影响,为其开发缓解大肠杆菌病治疗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胚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胚芽经粉碎脱脂得到的小麦胚芽粉称为脱脂麦胚粉,它富含17种氨基酸,尤其是许多谷物中缺乏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是优良的食品原料,此外,脱脂麦胚粉具有良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优异的保水性和高溶解度,因此,脱脂麦胚粉可以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前途的植物蛋白之一,然而直接使用脱脂麦胚粉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
利用链蛋白酶酶解小麦胚芽蛋白获得脱脂小麦胚芽多肽,随后采用壳聚糖和交联剂形成纳米级别的壳聚糖纳米粒子,最大限度地避免吸收不充分的缺陷,另外该纳米粒子绿色环保,无副作用,同时还具有提高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第二丰富的生物聚合物,是一种天然多糖,壳聚糖是从甲壳素中提炼出来的,是真菌细胞壁、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以及鱼类鳞片的主要成分,壳聚糖无毒,廉价易得,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可以使生物降解速度降低,从而控制药物释放,高正电荷的表面电荷提供了稳定的纳米粒子,这些纳米粒子可以包裹其他物质达到药物准确输送以及药物载体的作用。
EHEC O157:H7极低的感染量便可使人和动物致病,因此相较于其他肠道病原体其致病力更强,到目前为止,EHEC O157:H7已经对肠道损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但是,传统的降低动物中EHEC O157:H7的感染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目前降低动物中EHEC O157:H7的感染率,包括使用抗生素和疫苗接种,但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和慢性腹泻,耐药性给合理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降低动物中EHEC O157:H7的感染率,包括使用抗生素和疫苗接种,但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和慢性腹泻,耐药性给合理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适量的脱脂面粉:电子秤等称量设备称取适量的脱脂面粉;
步骤二、获得脱脂麦胚蛋白:脱脂面粉经过碱溶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脱脂麦胚蛋白;
步骤三、提取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将获取的脱脂麦胚蛋白进一步使用链蛋白酶进行酶解提取脱脂麦胚蛋白多肽;
步骤四、选取包裹材料:选取分子式为(C6H11NO4)n,分子量为20kDa,脱乙酰度90%的壳聚糖作为包裹材料;
步骤五、选取交联剂:选取三聚磷酸钠作为交联剂;
步骤六、制备纳米粒子:将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和壳聚糖和交联剂混合,制备脱脂麦胚蛋白多肽壳聚糖纳米粒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提取的脱脂麦胚蛋白多肽的大小在33k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2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