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氯盐去除刚线废料中铁杂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0163.X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照阳;高中明;邢鹏飞;李海煜;庄艳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扬州盈航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37 | 分类号: | C01B33/037 |
代理公司: | 淮安欧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8 | 代理人: | 廖宝华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氯盐 去除 废料 杂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氯盐去除刚线废料中铁杂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刚线废料烘干;将烘干后的刚线废料与氯盐充分混合;把高纯电极棒置入熔炼炉,启动熔炼炉,通过电极棒对坩埚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完成后将混合后的物料置入炉内进行熔炼;完成精炼后,停止精炼且将硅熔体浇入到中间包中,并通过中间包快速实现渣金的分离,把硅液倒入冷却模具中进行冷却形成高纯硅,把硅渣倒入指定模具中进行冷却回收;该一种用氯盐去除刚线废料中铁杂质的方法,实现了刚线废料的高效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固体废弃物的堆积问题,污染环境,而且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固废的附高价值;本发明实现了刚线废料的二次利用,节约了自然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刚线废料铁杂质去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氯盐去除刚线废料中铁杂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对晶体硅的需求量飞速增长,晶体硅行业迎来了新的浪潮,硅片的切割技术和切割硅片产生的废料也备受关注。目前晶体硅的切割技术主要是采用金刚线切割,由于切割过程中所采用的金刚线的直径与晶体硅片的厚度相差很小,所以每生产一片晶体硅片就会损失相同质量的高纯硅料。如果无法充分回收利用这种废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硅片的生产成本,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
但是在金刚线切片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金属杂质,尤其是Fe。由于它的特殊性给后期的去除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大大提高了硅的成本。鉴于此,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在熔炼过程中去除刚线废料中Fe杂质的方法。这样不仅会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也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氯盐去除刚线废料中铁杂质的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氯盐去除刚线废料中铁杂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刚线废料烘干,依次获得烘干后刚线废料;
步骤二:将烘干后的刚线废料与氯盐充分混合;
步骤三:把高纯电极棒置入熔炼炉,启动熔炼炉,通过电极棒对坩埚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完成后将混合后的物料置入炉内进行熔炼;
步骤四:通过电极棒对坩埚进行加热,随后把高纯电极棒从熔炼炉中提拉出来;
步骤五:完成上述操作后,迅速添加高纯Si粉和氯盐的混合物;
步骤六:加大熔炼炉的输出功率,进行升温熔炼;
步骤七:完成精炼后,停止精炼且将硅熔体浇入到中间包中,并通过中间包快速实现渣金的分离,把硅液倒入冷却模具中进行冷却形成高纯硅,把硅渣倒入指定模具中进行冷却回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操作过程中,刚线废料含水率需控制在8%以下,所述烘干后的刚线废料:氯盐=100:1-5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氯盐成分主要为KC1、NaC1、MgC1、Ba12,A1C13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此处氯盐包含但不限于KC1、NaC1、MgC1、Ba12,A1C13。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极棒对坩埚加热,温度需控制在800-140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0.3-1h。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温温度需控制在1450-1700摄氏度,精炼时间为1.0-2.5h。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得高纯硅纯度不低于99.9%,所述硅中铁的含量不高于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氯盐去除刚线废料中铁杂质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扬州盈航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扬州盈航硅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01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