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宽频段室内分布双极化定向挂墙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0522.5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胡锐;龚杨懂;蔡钊;叶伟洪;肖显达;周大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迪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5/14;H01P5/12;H01Q1/00;H01Q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曹万菊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宽频 室内 分布 极化 定向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宽频段室内分布双极化定向挂墙天线,包括反射底板,反射底板上设有低频振子、双极化高频振子和馈网集合器,馈网集合器包括合路器和微带转线模块;低频振子位于馈网集合器的上方,低频振子上设有馈电片并与下方的合路器的低频输入端连接;双极化高频振子位于低频振子的一侧,双极化高频振子包括两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第一振子单元通过第一同轴电缆与合路器的高频输入端连接,合路器的合路输出端与第一输出同轴电缆连接;第二振子单元通过第二同轴电缆和微带转线模块与第二输出同轴电缆连接。本发明能简化整体结构,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减小产品尺寸和降低成本,以利于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宽频段室内分布双极化定向挂墙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一化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室外覆盖开始延伸至室内密集信号覆盖区域。特别是针对机场,地铁站和火车站等人口密集流量大的地方。目前采用的双极化定向挂墙天线的低频振子与合路器错开设置,低频振子需依次通过阻抗变换器和低频同轴电缆与合路器连接,双极化的高频振子中的任一极化振子单元需依次通过高频同轴电缆和金属变换端子与输出同轴电缆连接,导致整体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从而使产品尺寸较大,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小型化的发展及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宽频段室内分布双极化定向挂墙天线,能简化整体结构,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减小产品尺寸和降低成本,以利于产品小型化的发展和批量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宽频段室内分布双极化定向挂墙天线,包括反射底板,反射底板上设有低频振子、双极化高频振子和馈网集合器,馈网集合器包括合路器和微带转线模块;低频振子位于馈网集合器的上方,低频振子上设有馈电片,馈电片向下延伸以与合路器的低频输入端连接;双极化高频振子位于低频振子的一侧,双极化高频振子包括两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第一振子单元通过第一同轴电缆与合路器的高频输入端连接,合路器的合路输出端与第一输出同轴电缆连接;
第二振子单元通过第二同轴电缆与微带转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微带转线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同轴电缆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均包括沿相应对角线馈电连接的两个振子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振子单元的极化方向为负45度极化方向,第二振子单元的极化方向为正45度极化方向。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双极化高频振子上通过支撑柱安装有高频引向片,高频引向片位于双极化高频振子的正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反射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高频异型边界板,双极化高频振子位于两侧高频异型边界板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侧高频异型边界板互为相反结构,高频异型边界板包括两个高度且长度均不同的第一边界板和第二边界板;两侧第一边界板分别与第一振子单元的两个振子臂对应设置,两侧第二边界板分别与第二振子单元的两个振子臂对应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边界板的高度高于第二边界板的高度,第一边界板的长度小于第二边界板的长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边界板的高度为20-28MM,长度为35-50MM;第二边界板的高度为18-25MM,长度为67-82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低频振子为T型低频振子,T型低频振子包括上部呈E型的振子片,振子片的中部设有向下90度弯折而成的馈电片;馈电片靠近合路器的一端设有馈电端,馈电端与合路器的低频输入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低频振子为一体成型结构。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迪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迪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0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