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6548.2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阴国印;史宏进;王璐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86 | 分类号: | C07C2/86;C07C13/28;C07C17/266;C07C25/18;C07C22/04;C07C67/347;C07C69/76;C07C253/30;C07C255/54;C07C269/06;C07C271/24;C07C13/19;C07C69/75;C07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石超群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力学 不稳定 取代 环己烷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氛围中,将金属镍类催化剂、配体、碱和硅氢溶于干燥的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取代环外烯烃和烷基卤化物R2X,得到反应混合物,随后将上述反应混合物密封后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除去有机溶剂,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1,2‑顺式或1,3‑反式,或1,4‑顺式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催化环外烯烃和烷基卤化物偶联制备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化合物的高效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原料便宜易得,底物官能团兼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及立体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化合物及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取代环己烷的合物在医药、材料和有机合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a)X.Jiang,R.Wang,Chem.Rev.2013,113,5515–5546;b)S.Reymond,J.Cossy,Chem.Rev.2008,108,5359–5406]。
通过C-C键偶联反应是一种合成取代环己烷化合物的简单有效方法[a)Z.Lu,G.C.Fu,Angew.Chem.Int.Ed.2010,49,6676–6678;b)P.M.Perez Garcia,T.D.Franco,A.Orsino,P.Ren,and X.Hu,Org.Lett.,2012.14,16,4286-4289;c)N.A.Owston,G.C.Fu,J.Am.Chem.Soc.2010,132,11908–11909;d)Z.Lu,A.Wilsily;G.C.Fu,J.Am.Chem.Soc.2011,133,8154–8157;e)S.L.Zultanski;G.C.Fu,J.Am.Chem.Soc.2011,133,15362–15364;f)T.Thaler,B.Haag,A.Gavryushin,K.Schober,E.Hartmann,R.M.Gschwind,H.Zipse,P.Mayer and P.Knochel,Nature Chemistry,2010,2,125–130]。
而对于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的合成,目前仅有少数几例报道[a)N.S.Keddie,A.M.Z.Slawin,T.Lebl,D.Philp,D.O’Hagan,Nat.Chem.2015,7,483–488;b)M.P.Wiesenfeldt,Z.Nairoukh,W.Li,F.Glorius,Science,2017,357,908–912;c)Y.Li,Y.Li,H.Shi,,H.Wei,H.Li,I.Funes-Ardoiz,G.Yin,Science,2022,376,749–753]。
因此,一种更为可行的思路是研究寻找一种合成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化合物的高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合成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原料便宜易得,底物官能团兼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及立体选择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化合物。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合成热力学不稳定的取代环己烷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氛围中,将金属镍类催化剂、配体、碱和硅氢溶于干燥的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取代环外烯烃和烷基卤化物R2X,得到反应混合物,随后将上述反应混合物密封后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除去有机溶剂,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1,2-顺式或1,3-反式,或1,4-顺式类化合物,即
所述的配体为如下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6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