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3277.5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1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黎为;杨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F13/12 | 分类号: | E01F1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地 通用 反恐 防爆 路障 | ||
1.一种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框架(1),移动框架(1)的前方固定有刺破机构(2),移动框架(1)靠近刺破机构(2)的一侧的上方左右对称固定有防撞立柱(9),两个防撞立柱(9)与移动框架(1)的左右两侧上端面之间分别固定有支撑架(3);
刺破机构(2)包括突刺板(21),突刺板(21)的倾斜面上设有刺破锥(25),且刺破锥(25)滑动配合有反刺勾爪(24);
防撞立柱(9)之间转动配合有撞击板机构(5),撞击板机构(5)包括转动轴(52),转动轴(52)两端连接两个防撞立柱(9)的顶端,转动轴(52)上转动配合有撞击板(51),撞击板(51)的一端面设有撞击面,撞击面上设有撞击刺(54),撞击板(51)底部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移动框架(1)的中间位置上方设有转动支撑机构(4),转动支撑机构(4)包括转动台(43),转动台(43)中转动配合有转动杆(44);
阻移板组件(6)包括阻移板(61),阻移板(61)转动配合在转动杆(44)上,阻移板(61)的前段底部设有防滑钉(64),阻移板(61)的前端固定有挤压凸块(62),挤压凸块(62)与撞击板(51)的半圆形底部相互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转动支撑机构(4)还包括固定杆(42),固定杆(42)固定在移动框架(1)中间位置;固定杆(42)与移动框架(1)两侧连接位置设有加强筋,移动框架(1)与固定杆(42)连接处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41),支撑板(41)上端面焊接有转动台(43),转动台(43)中转动配合有转动杆(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撞击板(51)的中间为镂空结构,且镂空处焊接有多个支撑块(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阻移板(61)的前端开设有减重槽(63),阻移板(61)的后段下端面固定有转动座(65),转动座(65)上套接有配重筒(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突刺板(21)固定在移动框架(1)前端,突刺板(21)前端为倾斜面;突刺板(21)中开设有安装槽(22),突刺板(21)的倾斜面上焊接有多个刺破锥(25),且刺破锥(25)上开设有十字槽,刺破锥(25)中心开设有连通安装槽(22)的圆孔,十字槽和圆孔中配合有反刺勾爪(24),安装槽(22)中滑动配合有滑动板(23),反刺勾爪(24)的底部端伸入安装槽(22)中,且滑动板(23)的前端面抵住反刺勾爪(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刺破机构(2)还包括连接索(26),连接索(26)连接反刺勾爪(24),突刺板(21)的上端面焊接有固定套环(28),固定套环(28)中穿有牵拉索(27),牵拉索(27)的一端与连接索(26)固定连接,牵拉索(27)的另一端穿入阻移板(61)所开设的减重槽(63),且牵拉索(27)穿入减重槽(63)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杆(29),限位杆(29)滑动连接减重槽(6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8),移动框架(1)的两侧开设有连通安装槽(22)的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后段开设有滑动让位槽;传动机构(8)包括配合在矩形槽中的传动杆(82),且传动杆(82)的前端与滑动板(23)接触,两侧的传动杆(82)的后端在滑动让位槽内共同连接有连接横杆(81),且连接横杆(81)与配重筒(66)为配合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传动杆(82)的中间位置外侧设有多个限位齿(83),且限位齿(83)的外侧配合有限位锁(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陆地交通用反恐防爆路障,其特征在于:限位锁(7)包括限位锁外壳(71),限位锁外壳(71)焊接在移动框架(1)侧壁上;限位锁外壳(71)内滑动配合有限位齿板(72),限位齿板(72)在左右方向上与限位锁外壳(71)滑动配合;限位齿板(72)的朝向内侧的一端设有锁齿,且锁齿与限位齿(83)为配合机构,限位齿板(72)的另一端与限位锁外壳(71)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件(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32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