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组件及递送纳米颗粒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32672.1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7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董长贵;顾燕芳;苏敏;石伶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A61K9/51;A61K39/12;A61K39/215;A61K39/00;A61K31/713;A61K47/24;A61K47/28;A61K47/10;A61P35/0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玄法律师事务所 16002 | 代理人: | 潘满根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组件 递送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用于生成分子药物脂质递送纳米颗粒,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1),所述芯片本体(1)内构造有流体流动通道(2)以及至少一个混流单元(30),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具有用于输入第一成分的第一入口(21)、纳米颗粒收集口(22),所述混流单元(30)包括汇入通道(3),所述汇入通道(3)用于输入所述第一成分之外的其他成分,所述汇入通道(3)处于所述第一入口(21)与所述纳米颗粒收集口(22)之间且一端与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连通,另一端为第二入口(31),所述混流单元(30)还包括构造于所述第一入口(21)与所述汇入通道(3)之间的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的通道内壁上的第一障碍结构(32),在所述第一入口(21)输入所述第一成分时,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使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内的流体于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靠近所述纳米颗粒收集口(22)的一侧形成卡门涡街效应形成漩涡,所述汇入通道(3)流出的流体处于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所形成的所述漩涡内;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的通流断面为圆形,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沿直线延伸,在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的一中轴面上,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为半圆形;所述混流单元(30)还包括构造于所述汇入通道(3)与所述纳米颗粒收集口(22)之间的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的通道内壁上的第二障碍结构(33);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与所述第二障碍结构(33)分别处于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的相对两侧,所述汇入通道(3)处于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与所述第二障碍结构(33)之间的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上且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与所述第二障碍结构(33)两者邻近设置且分别处于所述汇入通道(3)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为朝向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的内侧延伸的凸起,沿着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凸起的延伸长度先增大后减小;和/或,所述第一成分由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靠近所述第一入口(21)的一侧越过至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靠近所述纳米颗粒收集口(22)一侧时的雷诺数为9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汇入通道(3)的通流断面为圆形且沿直线延伸,所述汇入通道(3)与所述纳米颗粒收集口(22)之间的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为第一通道段,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与所述第一通道段之间形成夹角α1,35°≤α1≤165°,且所述α1与所述漩涡的半径大小呈正相关;和/或,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的最大延伸长度为s,d/2≤s≤3d/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障碍结构(32)与所述第二障碍结构(33)的形状及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单元(30)具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混流单元(30)沿着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和/或,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具有平行间隔的多个,各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分别具有的所述第一入口(21)汇总于同一总入口(41),各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分别具有的所述纳米颗粒收集口(22)汇总于同一总收集口(42),各所述流体流动通道(2)分别具有的用于输入同一成分的所述混流单元(30)的所述第二入口(31)汇总于同一总汇入口(43)。
6.一种微流控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上下叠置组装形成,上下相邻的各所述微流控芯片分别具有的所述第一入口(21)相互插接连通,上下相邻的各所述微流控芯片分别具有的所述纳米颗粒收集口(22)相互插接连通,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混流单元(30)时,上下相邻的各所述微流控芯片用于输入同一成分的所述混流单元(30)的所述第二入口(31)相互插接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26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铁的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