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本转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4415.3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牛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00 | 分类号: | G10L15/00;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丹红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本 转换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文本转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涉及智慧家庭技术领域,该文本转换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目标音频进行语音识别,得到第一语言类型的目标识别文本;根据预先配置的配置文件确定所述目标识别文本对应的第一转换文本,以及将所述目标识别文本输入至目标文本转换模型,得到第二转换文本,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目标文本转换模型均用于将所述第一语言类型的文本转换为第二语言类型的文本;根据所述第一转换文本与所述第二转换文本确定所述第二语言类型的目标转换文本。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的将一种语言类型的文本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类型的文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慧家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文本转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普及,人们对语音交互系统的需求在日益增高,特别是对音源的语种的多样化需求在快速提升,不再仅仅拘泥于普通话进行交互的形式,通过不同的语种如英语、法语、方言等进行交互的需求日益突出。然而,目前的语音交互系统都是基于普通话进行设计的,如果要实现其他语种,特别是方言的语音交互,就需要直接设计一套基于相应语种的交互系统,而针对每个语种都设计一套系统从研发成本、维护成本等各方面来说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且非常不便于维护和移植。而对于单个系统而言,其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缺陷。基于此,目前业内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之间增加一个完整的翻译系统,将其他语种如方言文本先翻译为普通话文本,然后在进行普通话的语义解析处理。
然而统计翻译系统对数据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较高,难以在短期内获取有效的满足需求的数据量,进而无法准确的进行翻译,特别是对于方言来说。其次,统计翻译系统一般都是非实时系统,系统的延时会偏高,这对延时比较敏感的语音交互系统是致命的。最后,现有的统计翻译系统的性能并不稳定,这将导致后续处理模块的结果极其的不稳定。
针对相关技术中,现有技术无法准确的将一种语言类型的文本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类型的文本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相关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转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的将一种语言类型的文本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类型的文本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文本转换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目标音频进行语音识别,得到第一语言类型的目标识别文本;根据预先配置的配置文件确定所述目标识别文本对应的第一转换文本,以及将所述目标识别文本输入至目标文本转换模型,得到第二转换文本,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目标文本转换模型均用于将所述第一语言类型的文本转换为第二语言类型的文本;根据所述第一转换文本与所述第二转换文本确定所述第二语言类型的目标转换文本。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预先配置的配置文件确定所述识别文本对应的第一转换文本,包括:获取预先配置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中具有不同所述第一语言类型的识别文本对应的所述第二语言类型的转换文本;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目标识别文本匹配度最高的参考识别文本;将所述配置文件中与所述参考识别文本对应的转换文本确定为所述第一转换文本。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目标识别文本匹配度最高的参考识别文本,包括:使用目标匹配算法从所述配置文件中匹配出与所述目标识别文本具有对应关系的多个子参考文本,其中,所述参考识别文本包括所述多个子参考文本,每个子参考文本与所述目标识别文本中的子文本具有对应关系;将所述配置文件中与所述参考识别文本对应的转换文本确定为所述第一转换文本,包括:从所述配置文件中确定所述每个子参考文本对应的子转换文本;将每个子转换文本按照与所述目标识别文本中的子文本的对应关系组合成所述第一转换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4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