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况信息播报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323321.4 | 申请日: | 2023-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0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健;连峰;邱正峰;崔韧;吴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天广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况 信息 播报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路况信息播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车辆的初始位置信息及目的地信息,以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范围,实时获取并存储与所述行驶范围相关的路况信息,以形成信息库;
获取所述车辆的若干个整周模糊度及与所述整周模糊度对应的基线参量;
所述获取所述车辆的若干个整周模糊度及与所述整周模糊度对应的基线参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非约束整周模糊度解,并通过所述非约束整周模糊度解确定若干个整周模糊度;
所述整周模糊度的计算公式为:
,
其中,J表示非约束整周模糊度解,H表示整周模糊度,Q表示搜索区域阈值;
通过牛顿迭代法预估若干个所述整周模糊度对应的基线参量;
通过所述整周模糊度及所述基线参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
所述通过所述整周模糊度及所述基线参量确定所述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的步骤包括:
以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对若干个所述基线参量进行预估,以获取最优基线参量,并通过所述最优基线参量获取最优整周模糊度;
通过所述最优基线参量获取所述车辆的基线向量;
所述基线向量的计算公式为:
,
其中,X表示基线向量,a、b、c均表示最优基线参量,
;
通过所述基线向量及所述最优整周模糊度确定所述车辆的双差观测值;
所述双差观测值的计算公式为:
G=DX+EHy+Z,
其中,G表示双差观测值,D表示向量矩阵,E表示模糊矩阵,Hy表示最优整周模糊度,Z表示观测噪声;
获取所述车辆至卫星的单位矢量,并基于所述单位矢量及所述双差观测值,确定所述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
通过所述初始位置信息、所述当前定位信息及所述目的地信息划定所述车辆的行驶区域;
将所述信息库内的所述路况信息与所述行驶区域进行匹配,以提取并播报与所述行驶区域对应的路况信息;
所述将所述信息库内的所述路况信息与所述行驶区域进行匹配,以提取并播报与所述行驶区域对应的路况信息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信息库内的所述路况信息与所述行驶区域进行匹配,若存在与所述行驶区域对应的若干个路况信息,则提取与所述行驶区域对应的若干个路况信息,根据所述行驶区域与所述当前定位信息之间的距离,设定若干个所述路况信息的优先级,基于所述优先级播报与所述行驶区域对应的若干个路况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况信息播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初始位置信息、所述当前定位信息及所述目的地信息划定所述车辆的行驶区域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初始位置信息及所述目的地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路径;
基于所述当前定位信息及所述初始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
通过所述行车速度预估所述车辆于所述行驶路径上的行驶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天广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昌航天广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33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