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泊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16887.4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2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6 | 分类号: | B60W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唯智勤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孙娇 |
地址: | 10009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泊车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车辆泊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目标车辆已进入停车场,生成泊车功能开启信息,以及将泊车功能开启信息发送至自动泊车功能模块;获取前视图像数据和车辆坐标;基于前视图像数据和车辆坐标,生成待确认车位信息;基于车辆坐标和刹停位置坐标,生成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响应于确定目标车辆已到达目标位置,获取侧向图像数据;对侧向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得到目标车位信息;生成第二规划路线信息,以及将第二规划路线信息发送至车辆控制模块。该实施方式可以在有大量非固定车位的停车场中,更快地确认目标空闲车位以供车辆完成泊车,提高了泊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辆泊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车辆泊车方法,是用于控制车辆自动泊车的一项技术。目前,在控制车辆泊车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通过记忆泊车功能控制车辆完成远端泊车,或结合停车场的大量高精地图,供车辆寻找空闲车位以完成远端泊车。
然而,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控制车辆泊车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由于记忆泊车功能通常需要用户针对固定车位提前学习路线,使得用户在有大量非固定车位的停车场中,仍需花费大量时间寻找空闲车位泊车,从而,导致泊车效率降低;
第二,在结合停车场的高精地图搜索车位时,由于环视相机查找范围有限,使得车辆无法快速发现较远处的空闲车位,从而,导致泊车效率降低。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车辆泊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泊车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目标车辆已进入停车场,生成泊车功能开启信息,以及将上述泊车功能开启信息发送至自动泊车功能模块以开启自动泊车功能;响应于确定上述自动泊车功能已开启,获取前视图像数据和车辆坐标;基于上述前视图像数据和上述车辆坐标,生成待确认车位信息,其中,上述待确认车位信息包括刹停位置坐标;基于上述车辆坐标和上述刹停位置坐标,生成第一规划路线信息以供上述目标车辆移动;响应于确定上述目标车辆已到达上述刹停位置坐标对应的目标位置,获取侧向图像数据;对上述侧向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得到目标车位信息;基于上述目标车位信息,生成第二规划路线信息,以及将上述第二规划路线信息发送至车辆控制模块,以供控制上述目标车辆泊车。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泊车装置,装置包括:第一生成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目标车辆已进入停车场,生成泊车功能开启信息,以及将上述泊车功能开启信息发送至自动泊车功能模块以开启自动泊车功能;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上述自动泊车功能已开启,获取前视图像数据和车辆坐标;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前视图像数据和上述车辆坐标,生成待确认车位信息,其中,上述待确认车位信息包括刹停位置坐标;第三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车辆坐标和上述刹停位置坐标,生成第一规划路线信息以供上述目标车辆移动;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上述目标车辆已到达上述刹停位置坐标对应的目标位置,获取侧向图像数据;图像识别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对上述侧向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得到目标车位信息;第四生成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目标车位信息,生成第二规划路线信息,以及将上述第二规划路线信息发送至车辆控制模块,以供控制上述目标车辆泊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6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