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附诊断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09221.6 | 申请日: | 2023-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8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洪润江;申立影;付静;陈起航;陆涔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F02D4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领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0 | 代理人: | 曾岩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诊断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脱附诊断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获取到诊断指令后,利用压力检测模块获取脱附压力数据,所述脱附压力数据用于指示开关阀靠近炭罐一端的压力波动幅值,所述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炭罐和油箱之间的管路上;基于所述脱附压力数据,判断所述脱附诊断系统的诊断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当所述脱附诊断系统的诊断结果满足所述报警条件时,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预设的用户设备。本申请利用指示开关阀靠近炭罐一端的压力波动幅值的脱附压力数据,判断脱附诊断系统的诊断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诊断结果的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脱附诊断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和汽车环保要求的逐渐提升,燃油蒸发排放量的控制成为车辆燃油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为减少炭罐饱和导致油气排放入大气的情况,对炭罐进行脱附冲洗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案。
发动机炭罐一般包括吸附口、脱附口和通大气口,吸附口与油箱相连通,脱附口连接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并且脱附口与进气歧管之间的连通由炭罐电磁阀控制,通大气口使得炭罐的内部与大气相连通,油箱的汽油蒸汽通过吸附口进入炭罐。现有炭罐脱附过程为:当发动机ECU控制的炭罐电磁阀打开后,炭罐进入脱附工况,具体地,在发动机进气歧管负压作用下,空气从通大气口流入炭罐,带走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燃油分子,降低炭罐内燃油的含量,燃油经油气输送管道进入发动机参与燃烧。
相关的脱附过程,是通过检测进气歧管的压力变化,来进行脱附诊断。当炭罐脱附流量较小时,会造成诊断误判。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脱附诊断方法、脱附诊断装置、脱附诊断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利用指示开关阀靠近炭罐一端的压力波动幅值的脱附压力数据,判断脱附诊断系统的诊断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诊断结果的可靠性高。
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脱附诊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获取到诊断指令后,利用压力检测模块获取脱附压力数据,所述脱附压力数据用于指示开关阀靠近炭罐一端的压力波动幅值,所述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炭罐和油箱之间的管路上;
基于所述脱附压力数据,判断所述脱附诊断系统的诊断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当所述脱附诊断系统的诊断结果满足所述报警条件时,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预设的用户设备。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压力波动幅值用于诊断结果的判断,即便在炭罐的脱附流量较小的情况,也能客观地反应出对炭罐的脱附状态;脱附压力数据用于指示开关阀靠近炭罐一端的压力波动幅值,可以在脱附过程中检测出开关阀至炭罐的一段管路是否正常,避免相关的脱附过程中仅检测进气歧管的,可以实时获知开关阀至炭罐之间管路是否完好,避免开关阀和炭罐之间管路出现故障影响炭罐脱附。
综上,根据用于指示开关阀靠近炭罐一端的压力波动幅值的脱附压力数据,判断脱附诊断系统的诊断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在炭罐的脱附流量较小的情况,也能客观地反应出对炭罐的脱附状态,避免故障错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诊断结果能对开关阀至炭罐的管路的完好进行指示,区别于现有的仅关注于进气歧管的压力变化,诊断结果更全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取所述诊断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一次脱附诊断与当前时刻的脱附间隔时长;
当所述脱附间隔时长不小于预定间隔时长时,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
基于所述发动机的运行信息,获取所述诊断指令和所述诊断指令对应的脱附策略,所述脱附策略包括所述发动机对所述炭罐的脱附时长;
所述利用压力检测模块获取脱附压力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9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