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温湿巾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2910.0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07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胡良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81 | 分类号: | A61K8/81;A61K8/34;A61K8/365;A61K8/49;A61K8/46;A61K8/19;A61K8/73;A61K8/02;A61Q19/10;A61Q19/00;D04H1/4382;D04H1/49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梁超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降温湿巾,其特征在于,包括干基布、降温溶液,降温溶液附着在干基布中;所述降温溶液按质量分数计包括:83.04%EDI纯化水、0.05%氯化十六烷基吡啶、0.1%苯酚磺酸锌、15%乙醇、0.1%3-甲基-4-异丙苯酚、0.1%丙二醇、1%薄荷醇、0.04%冰片、0.5%PEG-40氢化蓖麻油、0.02%薄荷氧基丙二醇、0.05%柠檬酸;所述干基布由载银活性炭、氨基化纤维素、端羟基聚丙烯酰胺共混纺丝后,经水刺烘干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银活性炭是由亚硝酸银和活性炭混合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纤维素是由对氯邻硝基苯胺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反应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丙烯酰胺由邻苯二酚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反应得到。
5.一种降温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制备干基布;
步骤二:制备降温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述降温溶液浸渍或喷涂在步骤一干基布上,降温溶液的质量为干基布的3.8~4.2倍,形成降温湿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温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干基布的制备步骤如下:
(1)氮气保护条件下,将氨基化纤维素、端羟基聚丙烯酰胺、水按质量比1:1.2:4~1:1.6:6混合,以200~400r/min搅拌40~60min,加入氨基化纤维素质量0.2~0.4倍的载银活性炭,以600~800r/min搅拌1~3h,随后升温至50~60℃,以40~60滴/min滴加氨基化纤维素质量1~3倍的50%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搅拌50~70min,加入氨基化纤维素质量0.2~0.4倍的锌粉,继续搅拌1~3h,捞出,用去离子水洗涤2~4次,在40~60℃下烘6~8h,制备得到细度为0.8~1.2分特的干基布纤维;
(2)将干基布纤维采用单独精开松设备进行开松,并采用梳理机进行梳理,其中梳理机的锡林比涤黏无纺工艺降速5~10%至1130~1180m/min,相应地各道夫辊同比涤黏无纺工艺进行降速5~10%至59~62m/min,随后采用4.0~5bar预刺水压,35~65bar滚筒式第一水刺区喷头水压和90~110bar平网式第二水刺区喷头水压进行水刺,制备得到干基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温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氨基化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羧甲基纤维素、水按质量比1:4~1:6混合,以200~400r/min搅拌40~80min,以40~60滴/min滴加羧甲基纤维素质量0.8~1.2倍的浓硫酸,升温至60~80℃,随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质量2~2.4倍的对氯邻硝基苯胺,继续搅拌3~5h,自然冷却至室温,在40~60℃下烘6~8h,制备得到氨基化纤维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温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端羟基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分子量为100000、70%羧基化的聚丙烯酰胺、邻苯二酚、水按质量比1:0.8:2~1:1.2:4混合,以200~400r/min搅拌40~80min,以40~60滴/min滴加聚丙烯酰胺质量0.8~1.2倍的浓硫酸,升温至60~80℃,制备得到端羟基聚丙烯酰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温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载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活性炭、亚硝酸银按质量比1:4~1:6混合,以200~400r/min搅拌2~4h,静置2~4h后过滤,制备得到载银活性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温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降温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按质量分数,将0.05%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于其质量5~7倍的50℃的纯水中混合均匀,随后加入到83.04%EDI纯化水中混合,自然冷却至室温,随后加入0.1%苯酚磺酸锌、15%乙醇、0.1%3-甲基-4-异丙苯酚,以200~400r/min搅拌20~40min,随后0.1%丙二醇、1%薄荷醇、0.04%冰片、0.5%PEG-40氢化蓖麻油,升温至50℃,继续搅拌20~4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0.02%薄荷氧基丙二醇、0.05%柠檬酸,以100~300r/min搅拌30分钟,出料,制备得到降温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29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