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90916.4 | 申请日: | 2023-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2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冰强;何健枫;戴护民;包德军;刘显龙;李毅成;何健生;吴健裕;陈汉初;钟意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4B35/532 | 分类号: | C04B35/532;C04B35/622;F27D1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梅素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性 石墨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延迟石油焦粉碎成中位粒径为300~800μm的颗粒,制成主料A;将导电炭黑和碳化硼分别粉碎成中位粒径为3μm以下的粉体,然后将两种粉体进行气流混合均匀,制成辅料B;将纺丝沥青粉碎成中位粒径为6μm以下的粉体,制成粘结剂C;
S2:按主料A:辅料B=100:(1.5~8)的质量比,将主料A与辅料B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按主料A:粘结剂C=100:(0.5~2)的质量比,加入粘结剂C继续混合均匀,得到三层核壳结构的复合料D;
S3:将复合料D进行压块,然后在900~1000℃下进行烧结,得到碳化块,自然冷却后,将碳化块进行粉碎,得到造粒后的改性料E;
S4:按改性料E:粘结剂C:煤焦油=100:(10~25):(5~10)的质量比,将改性料E、粘结剂C的熔融液和煤焦油,在150~250℃进行均匀混捏,然后降温至90~100℃进行醒糊,制得糊状料F;
S5:将糊状料F进行挤压形成电极生坯,然后将电极生坯进行一次烧结处理,烧结最高温度为1200~1300℃,保温24~48h,自然冷却后,得到碳化电极坯;
S6:将碳化电极坯置于高压浸渍罐内,加入浸渍剂进行浸渍,出罐冷却得到浸渍后的碳化电极坯;
S7:将浸渍后的碳化电极坯进行二次烧结处理,烧结最高温度为2800~3200℃,保温24~48h,冷却后,得到石墨电极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8:将石墨电极坯进行机械加工后处理,制得石墨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电极生坯或碳化电极坯进行钻孔,制备空心的电极生坯或碳化电极坯;或者所述电极生坯或碳化电极坯不进行钻孔,制备实心的电极生坯或碳化电极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碳化块进行粉碎成中位粒度为1~6mm的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醒糊的时间为20~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碳化电极坯置于高压浸渍罐后进行抽负压0.08~0.09MPa,负压保持1~2h,然后加入浸渍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浸渍时加压至2.5~3MPa,浸渍温度200~250℃,浸渍时间2~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浸渍剂为加入导电炭黑和碳化硼的煤沥青熔融液,导电炭黑和碳化硼的添加质量百分数为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电极生坯的体积密度>1.75g/cm3;碳化电极坯的电阻率<55μΩ·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所述石墨电极坯的体积密度>1.78g/cm3,电阻率<4.2μΩ·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09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