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雪茄烟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4145.8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施友志;潘勇;黄友谊;李林林;李子玮;田丽君;张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20 | 分类号: | A24B15/2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雪茄烟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装配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雪茄烟发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雪茄烟叶回潮至含水量不低于35%;将回潮处理后的雪茄烟叶置于温度50℃以上、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发酵;发酵20天‑25天。本申请通过高温高湿发酵,烟叶内糖类含量有效保留,蛋白质类化合物下降,有效改善烟叶刺激性和劲头,减轻苦味,减少杂气,高湿环境下有利于中性香气物质的提高,且发酵后的雪茄烟叶色较均匀,烟叶的燃烧性提高,其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雪茄烟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雪茄烟是一种卷烟产品,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492年。雪茄烟经过采摘、调制过后会进入发酵房进行发酵,通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条件,使烟叶完成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得烟叶中的糖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一步降解产生有机酸、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等香气前体物质,从而降低烟叶的杂气和刺激性,提高烟叶的燃烧性,烟气的细腻度,获得香气风味佳的烟叶品质。其中温度主要影响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的含量,湿度对中性香气成分总量、茄酮、新植二烯和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变化的贡献较大。温度主要影响了烟气的劲头,湿度则主要影响的烟叶感官质量,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各项指标影响较小。适当提高发酵温度和增加环境的相对湿度可有效促进烟叶糖类、碱类物质的降解转化,提高烟叶的感官品质。
目前在不添加外源物质的雪茄烟发酵工艺中,发酵温度不超过50℃、湿度不超过80%。比如公开号为CN1757332A的专利文件公开的这样一种雪茄烟原料的处理工艺,是烟叶的回潮,在温度35-50℃,相对湿度65-80%的条件下进行高温高湿发酵,发酵时间为7-15天。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发酵过程中烟叶内部各类生化反应的关键因素,这种温湿度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的氮类化合物含量依旧较高,影响烟叶抽吸体验。
某些添加了外源物质以降低烟叶中氮类化合物的雪茄烟发酵工艺,基于外源物质发挥作用的需要,发酵温湿度可能增加或降低,比如公开号为CN105029683A的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利用复合发酵剂发酵制备雪茄烟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回潮处理的烟叶叶柄端置于复合发酵剂溶液中浸柄10~30min,然后按重量比1︰5~15将复合发酵剂溶液喷雾喷洒在烟叶上,得到含有复合发酵剂的烟叶,静置使烟叶中水分平衡,再将含水率为25±1%的烟叶置于温度为47~53℃、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发酵10~60天;得到雪茄烟叶。其通过在人工发酵阶段利用复配发酵剂辅助发酵,丰富烟叶原料香气,降低烟叶苦味、刺激、杂气,提高烟叶品质及使用价值。这些外加的糖类、氨基酸类物质容易成为霉菌培养的温床,造成雪茄烟叶霉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氮类化合物含量、并防止霉变的雪茄烟发酵方法。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雪茄烟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雪茄烟叶回潮至含水量不低于35%;
(2)将回潮处理后的雪茄烟叶置于温度50℃以上、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发酵;发酵20天-25天。
一般发酵后还要进行雪茄烟叶水分的平衡,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发酵结束后,平衡雪茄烟叶的含水量至19%-21%。
发明人研究发现,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发酵过程中烟叶内部各类生化反应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回潮含水量一般在25%左右、发酵温度在40℃左右、湿度在70%左右,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全程高温高湿的发酵条件,通过高温高湿发酵,烟叶内糖类含量有效保留,蛋白质类化合物下降,有效改善烟叶刺激性和劲头,减轻苦味,减少杂气,高湿环境下有利于中性香气物质的提高。且雪茄烟叶色较均匀,烟叶的燃烧性提高,其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且没有外源添加糖类、氨基酸等物质,减少了发酵过程中霉变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4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