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2641.1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4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辜云;涂彦彦;徐晓;刘钦;陈江波;胡鹏飞;涂将辉;谢小春;张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31;B60L53/66;B60L58/10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刘红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标准 充电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标识充电枪插入充电桩时,分别向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唤醒信号和充电协议信号;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桩为欧标充电桩时,利用所述充电协议信号分别向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转发充电限制;
当获取到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充电限制后发出的充电准备后,根据所述充电限制控制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以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标识充电枪插入充电桩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与所述充电桩未连接时,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口CP线的第一状态;
当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口CP线由第一状态变更为第二状态时,则判定所述标识充电枪插入至充电桩;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充电口CP线上的电压为第一电压阈值,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充电口CP线上的电压为第二电压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完成充电准备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口CP线由所述第二状态变更为第三状态,以使所述标识充电枪完成充电准备;
控制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口CP线由所述第三状态变更为第四状态,以使所述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完成充电准备;
其中,所述第三状态为所述充电口CP线上的电压为第三电压阈值,所述第四状态为所述充电口CP线上的电压为第四电压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限制控制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以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车辆充满电以后,控制所述CP线的状态由所述第四状态变更为所述第三状态;
随后控制所述充电桩将所述CP线的状态由所述第三状态变成所述第二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拔出后,控制所述CP线的状态由所述第二状态变到第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口CP线由第一状态变更为第二状态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充电枪和车辆连接时,所述CP线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变成所述第二状态,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状态进行保持;
当所述CP线的状态由所述第二状态变为所述第三状态时,以唤醒所述车辆进行充电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限制控制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以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欧标充电桩根据所述车辆电池管理系统请求的充电电流值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7.一种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标识充电枪插入充电桩时,分别向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唤醒信号和充电协议信号;
转发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桩为欧标充电桩时,利用所述充电协议信号分别向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转发充电限制;
充电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充电限制后发出的充电准备后,根据所述充电限制控制所述欧标充电桩和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以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配不同标准的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辆与所述充电桩未连接时,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口CP线的第一状态;
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口CP线由第一状态变更为第二状态时,则判定所述标识充电枪插入至充电桩;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充电口CP线上的电压为第一电压阈值,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充电口CP线上的电压为第二电压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26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