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降解制品中不可降解塑料成分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1202.0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毓炜;赵宏亮;毛海梅;张明栋;王浩;谭若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12;G01N30/14;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谢厚霓 |
地址: | 570100***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降解 制品 不可 降解 塑料 成分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降解制品中不可降解塑料成分测定方法,涉及生物降解制品的成分分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试样制备成小于2mm×2mm的小块,称取0.5g‑2g样品,使用三氯甲烷提取样品中的可降解塑料成分,将残留物干燥至恒重后在600℃下热裂解,随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检测热裂解产物,分析其中的不可降解塑料成分。该方法利用塑料在高温裂解产生的特征产物经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实现对未知塑料制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的判定,有利于对白色污染的进一步管控,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制品的成分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生物降解制品中不可降解塑料成分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降解一般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分解物质,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土壤、水体和废水处理系统中的需氧微生物对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物的分解或矿化作用。表现降解程度的叫降解指数。生物降解材料是指在适当和可表明期限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完全分解变成低分子化合物的材料。
降解可分为“可降解”和“全降解”两种。可降解是指在塑料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他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即PE+降解剂;使其稳定性下降,比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这种塑料制品虽然可以降解,但是并不能完全降解。全降解制品要求塑料制品能够全降解,相对而言技术要求更高,成本也更高。目前的全降解制品主要是由PBAT+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制成,不含PE材质,是能完全降解的。
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一些可降解塑料产品基本上都不是100%可降解塑料,其中一部分是填充型淀粉塑料,这类产品只是添加了可以降解助剂,使之被抛弃后容易破裂成碎片或细粒,而这些碎片或细粒仍然是非降解的,而由于被抛弃后分解为细小碎片,反而使之无法回收,造成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检测生物降解制品中不可降解塑料成分势在必行。由于每种塑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利用塑料在高温裂解产生的特征,热裂解产物经色谱分离、质谱鉴定,便可判定未知塑料制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生物降解制品中不可降解塑料成分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塑料在高温裂解产生的特征产物经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实现对未知塑料制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的判定,有利于对白色污染的进一步管控,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生物降解制品中不可降解塑料成分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样品检测两个步骤,所述样品前处理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S1.试样处理:将试样制成小于2mm×2mm的小块备用;
S2.索氏抽提实验提取可降解塑料成分:称取S1中制备的试样ms:0.5g-2.0g,准确至0.001g,全部移入滤纸筒内;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抽提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接收瓶,由索氏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三氯甲烷至瓶内容积的三分之二处,于恒温水浴锅中80℃±2℃加热,使三氯甲烷不断回流抽提(6次/h-8次/h),抽提6h-8h,试样中的可降解塑料成分被三氯甲烷提取完全,滤纸筒内为不溶于三氯甲烷的成分;
S3.三氯甲烷提取物处理:取下S2中所用接收瓶,将接收瓶中三氯甲烷提取物溶液转移至已干燥至恒重的圆底烧瓶中,利用旋转蒸发仪在50℃下蒸干,再于100℃±5℃干燥1h,放在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此三氯甲烷提取物质量mE用于可降解塑料成分测定;
S4.残留物处理:将S2中所用的滤纸筒置于烧杯中在恒温水浴锅上蒸干,再于100℃±5℃干燥1h,放在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样品检测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未经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1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军事体育测试的一体化智能测试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护壁浇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