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60827.5 | 申请日: | 2023-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9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安;杜升才;李锐;罗久飞;寿梦杰;周志浩;黄鑫;吴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15/12 | 分类号: | B25J15/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雪萍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驱动 抓取 | ||
1.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手本体和能量供给单元,所述抓手本体包括至少两个末端触须,所述末端触须内部中空,所述末端触须均为磁流变弹性体材质制成;
所述能量供给单元包括励磁线圈、外壳和端盖,所述末端触须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励磁线圈位于所述外壳和端盖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端盖上开设有气压输入孔,所述外壳远离端盖的一端连通有与末端触须数量相等的气压导管,外壳与末端触须相连时,气压导管伸入末端触须的内部腔室。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筒状,所述端盖包括盖板和立柱,所述盖板与所述立柱同轴连接,所述端盖的立柱插入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形成环状腔体,所述励磁线圈位于立柱与外壳所形成的环状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导管、端盖和外壳均由高导磁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触须包括正面和两个侧面相互围合连接而成,且末端触须的正面和两个侧面均呈三角形状,末端触须的正面和侧面的外轮廓均呈向内弯曲的状态,末端触须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外壳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触须的正面设有若干的折纸纹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触须的两个侧面相互连接的一面分布有裂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磁流变弹性体由高分子弹性体基体和铁磁颗粒组成,所述弹性体基体为饱和弹性体、不饱和弹性体、热固性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任一种或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颗粒为直径在1-150μm的非磁性金属颗粒、硬磁颗粒和金属碳混合物中的任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弹性体基体中填充的铁磁颗粒的体积分数为20%-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触须具有三个。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型软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部开设有端盖空腔,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端盖空腔相通的线缆孔,所述端盖空腔内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外壳远离盖板的一端开设有摄像头预留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08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