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地动作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9981.0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赵燕京;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20/40;G06V1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致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00 | 代理人: | 陈博旸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地 动作 类型 确定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着地动作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物在跑步过程中的运动数据;基于所述运动数据,确定着地动作的起始点和加速度特征判断值;基于着地动作的起始点和加速度特征判断值,确定加速度波峰类型;基于所述加速度波峰类型,确定着地动作类型。本发明通过提取目标物在跑步过的运动数据中的着地起始点以及加速度特征判断值来确定加速度波峰类型,然后进一步通过加速度波峰类型来确定着地动作类型,不仅避免了通过图像对比方式的效率低问题,还提升了着地动作类型判断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着地动作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人体运动测量与分析的技术,大多都处于时间测量、距离测量等领域,也就是对结果进行测量,而无法获取人体运动的过程数据,也就无法对运动结果的成因进行分析,继而无法给出针对性的提升指导建议。一些针对人体运动过程测量的方案,是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或多模块采集技术,从图像中分析人的肢体动作。机器视觉对环境照度、光影条件、环境背景颜色以及被测人服装颜色等均有很高的要求,多模块采集技术需要在人体不同部位同时安装采集模块。
而对于跑步运动而言,尤其是着地动作类型的确定,现有技术采用跑步机与摄像系统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让被测者在跑步机上运动,并拍摄视频来分析跑步动作。视频分析一般是采用比对分析方法,将被测者的跑步动作与标准动作图像做比对,从而给出相似度来衡量实际动作与标准动作的差距,进而确定动作是否为着地动作以及对着地动作的类型进行划分。
但是,采用上述方式时,人在跑步机上跑与在实际路上跑的个人体验不同,所以动作本身可能会有区别,所以采集图像本身不能准确反映出被测者的实际跑步动作;另外,视频分析法计算量大,且跑步动作的图像难以体现出实际出力、受力等情况,而且实际情况中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动作,不同的人群的运动目的不同(比如普通人是为了锻炼、运动员是为了成绩),所以难以给出标准对象,而且这种比对结果只能作为对跑步运动的评价,不能称为分析。因此,通过上述方式来判断着地动作的类型会使判断结果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着地动作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准确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着地动作类型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物在跑步过程中的运动数据;
基于所述运动数据,确定着地动作的起始点和加速度特征判断值;
基于着地动作的起始点和加速度特征判断值,确定加速度波峰类型;
基于所述加速度波峰类型,确定着地动作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速度特征判断值至少包括x轴加速度特征判断值、y轴加速度特征判断值和z轴加速度特征判断值;
所述基于着地动作的起始点和加速度特征判断值,确定加速度波峰类型,包括:
在距离所述着地动作的起始点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查找所述x轴加速度特征判断值、所述y轴加速度特征判断值和所述z轴加速度特征判断值中的加速度波峰;
基于所述加速度波峰,确定所述加速度波峰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加速度波峰类型,确定着地动作类型,包括:
若所述加速度波峰类型为第一类型,基于所述着地动作的起始点的特征值帧号,确定所述着地动作类型;
若所述加速度波峰类型为第二类型,返回执行所述基于着地动作的起始点和加速度特征判断值,确定加速度波峰类型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包括X类型和Z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9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