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微纳米荧光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8074.4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3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平;何继银;林枫源;陈佳怡;郑奕辉;吴彦城;张扬帆;谢高艺;莫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57 | 分类号: | C07D213/57;D01F2/28;D01F1/1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罗新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纳米 纤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微纳米荧光纤维,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所述荧光材料包括TPECNPy‑2和TPECNPy‑3,所述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四苯乙烯单醛与吡啶源混合,并在四丁基氢氧化铵的催化下反应。所述微纳米荧光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所述荧光材料、醋酸纤维素和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而成。本发明的荧光材料具有酸刺激响应性和机械力刺激响应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微纳米荧光纤维。
背景技术
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半导体产业、电子传感器、公用工程等各个领域中,发光材料作为照明的主载体,是信息时代里获取信息以及显示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全新的技术与方法运用在人类日常不同的工作中,需要开发各种不同特征和成分的多功能的发光材料。在发光材料中,荧光材料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和应用领域广的特点,但是传统的荧光材料会出现荧光淬灭效应(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即当分子出现聚集状态时,荧光会减弱甚至猝灭,ACQ效应大大限制了其聚集态的应用领域。2001年报道了一种新的荧光材料,该类材料在溶液中荧光较弱甚至几乎没有荧光,但是在固体下却能发射出强烈荧光,该类材料成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材料,AIE材料解决了传统荧光材料的ACQ问题,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在AIE材料中,刺激响应材料可在外界环境(机械力、温度、光照和酸碱度等)的作用下荧光性能发生明显改变,因此目前已有大量AIE刺激响应材料在荧光传感器、光电器件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报道。多重刺激响应材料是一种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刺激响应性能,该类材料对其结构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报到相对较少。
此外,目前报到的AIE聚集诱导材料大部分为粉末或者薄膜状态,微纳米纤维状态的相对较少,而因此,寻找一种新型AIE分子荧光材料用于制备微纳米纤维荧光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荧光材料,具有酸刺激响应性和机械力刺激响应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荧光材料的微纳米荧光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纳米荧光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荧光材料,所述荧光材料包括TPECNPy-2和TPECNPy-3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荧光材料,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两种荧光材料TPECNPy-2和TPECNPy-3都表现出了酸刺激响应性和机械力刺激响应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TPECNPy-2发蓝绿色光,固态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76~482n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TPECNPy-2发蓝绿色光,固态荧光最大发射波长约为479n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TPECNPy-3发浅蓝色光,固态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71~477n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TPECNPy-3发浅蓝色光,固态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74nm。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四苯乙烯单醛(P4A)与吡啶源混合,并在四丁基氢氧化铵的催化下反应。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8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