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虫运动行为的电阻抗监测装置、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7166.0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9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真;于淞;欧阳健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536 | 分类号: | A61B5/0536;H05K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虫 运动 行为 阻抗 监测 装置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虫运动行为的电阻抗监测装置、系统及其方法,其中:微流道层和气动通道层通过键合形成双层结构,而后利用尼龙螺丝紧密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同心圆结构的电极阵列,用于实现线虫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监测;所述微流道层包括培养监测腔室、线虫过渡通道等,用于线虫的长期培养和循环监测;所述气动通道层包括气体入口、气体通路等,用于施加气压挤压所述微流道层上壁形成薄膜阀,实现对微流道层通道的关闭。通过上述监测装置,控制线虫在所述培养监测腔室和所述线虫过渡通道间循环流动,完成对其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监测及长期培养。该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可实现线虫全生命周期内的培养和非光学实时成像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阻抗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虫运动行为的电阻抗监测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impedancetomography,EIT)是一种非侵入式、非光学的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待测物周围环绕一圈电极,依次选中相邻两个电极注入激励电流,测量其余电极上的检测电压实现电阻抗断层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重建待测物体内的电导率分布图像。电阻抗断层扫描技术最初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针对人体肺部等器官进行扫描成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探究更小尺度的电阻抗断层成像,并实现了对细胞等微小生物组织电导率变化的监测。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因其结构简单、易于培养、生命周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项生命科学的研究中。针对线虫的研究平台主要包括琼脂基和微流控芯片等,其中微流控芯片因其操作简便、背景环境单一等优点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另一方面,对于线虫运动行为的研究,目前普遍采用光学成像方法,通过高精度显微镜对线虫进行持续观测,配合神经网络算法实现线虫运动行为参数的提取。但高精度显微镜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图像数据量较大,难以实现实时监测;且相关研究表明,可见光本身也会影响线虫的寿命,这导致光学成像无法在线虫自然生长的环境下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虫运动行为的电阻抗监测装置、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线虫检测中操纵不便、受光学影响的技术问题,为线虫成像提供一种新的装置方法,扩大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虫运动行为的电阻抗监测装置,包括电路板、微流道层、气动通道层;微流道层和气动通道层形成双层结构,固定在电路板上;
电路板作为装置的基底,用于承载所述微流道层和所述气动通道层键合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极阵列,用于实现电流激励及电阻抗监测;
微流道层包括流体入口、食物载入通道入口、线虫载入通道、培养监测腔室、线虫过渡通道、食物载入通道、杂质排出通道和流体出口,其中流体入口、线虫载入通道、培养监测腔室、杂质排出通道和流体出口依次连接;
气动通道层包括流体入口、食物载入通道入口、第一气体入口、第二气体入口、第三气体入口、第四气体入口、第一薄膜阀,第二薄膜阀,第三薄膜阀,第四薄膜阀,第五薄膜阀,第六薄膜阀、流体出口;其中第一气体入口、第二气体入口、第三气体入口和第四气体入口用于提供第一薄膜阀、第二薄膜阀、第三薄膜阀、第四薄膜阀、第五薄膜阀和第六薄膜阀的气压,在气压增大时薄膜阀挤压微流道层上壁,实现对线虫过渡通道等的开闭控制;
食物载入通道与培养监测腔室相连,通过所述第二薄膜阀控制通道的开闭;线虫过渡通道设置于培养监测腔室出口,并返回培养监测腔室,线虫在流体及第三薄膜阀、第四薄膜阀、第五薄膜阀、第六薄膜阀的控制下从培养监测腔室进入线虫过渡通道,而后再返回培养监测腔室。
进一步的,微流道层与气动通道层均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倒模制成,通过键合形成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再通过尼龙螺丝与所述电路板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7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