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壬二酸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3512.8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1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田田;张潞艳;解晓冬;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362 | 分类号: | A61K8/362;A61K8/37;A61K8/92;A61K8/86;A61K8/34;A61K8/06;A61Q19/00;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0471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壬二酸微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护肤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壬二酸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壬二酸微乳,主要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制得:壬二酸1%~10%、表面活性剂10%~50%、助表面活性剂5%~20%、油相10%~20%和水;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蓖麻油、PEG‑40氢化蓖麻油和聚乙二醇40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表面活性剂包括乙醇、丁氧基双甘醇和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将壬二酸制成微乳,在保证其使用效果前提下,减少壬二酸的刺激性,提高透皮吸收率,同时还具有安全性高、粒径小、易于保存、使用方便、溶解性好、配伍性佳、制备简单、成本低、利于扩大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壬二酸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护肤产品中,“刷酸”一词迅速成为热点,果酸、水杨酸、维A酸等成为众多用户的选择,而壬二酸作为玫瑰痤疮的首选外用治疗药物之一,话题热度持续上升。壬二酸(Azelaic Acid)是一种饱和的直链C9二羧酸,结构如下所示:
壬二酸由Nazzaro-Porro和Passi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其有效性首次在色素沉着中被观察到。已证明壬二酸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发挥作用:对炎症的抑制;对细菌活性的抑制;对过度活跃的角质细胞的抑制。目前市面上主要有15%凝胶和20%乳膏主要用于治疗痤疮、粉刺、青春痘,还具有美白淡斑、抗老育发、治疗色素类疾病等作用。与其它酸相比,壬二酸主要有以下优点:(1)对皮肤没有剥脱性,敏感肌也可使用;(2)早晚皆可使用,无需避光;(3)无耐药性,可以长期使用。更多的研究发现壬二酸不仅有祛痘控油效果,还有美白淡斑、治疗色素性皮肤疾病、抗老育发等作用。
目前壬二酸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方面壬二酸在水和油酯中溶解性低,很难找到其理想的溶剂,且壬二酸需高浓度才能发挥作用,本身呈现酸性,刺激性强,浓度难以提高,因此实际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壬二酸的熔点高,配伍性差,很难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制备。因此,壬二酸护肤品存在浓度低时影响使用效果;浓度高时油感厚重、透气性差、刺激性强,影响用户体验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解决上述问题,并各自存在相应的问题:(1)通过碱性物质与壬二酸进行复配,实现壬二酸在水溶液中以盐的形式存在,从而加大壬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但有关研究表明壬二酸碱化会影响其结构,降低使用效果等;(2)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大量助表面活性剂等增加壬二酸溶解性,但对产品刺激性及有效性影响不明确;(3)采用植物提取物等降低壬二酸刺激性,但制备方法较为复杂,不利于进一步放大生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壬二酸微乳,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安全性以及更低的皮肤刺激性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壬二酸微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壬二酸微乳在制备护肤产品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壬二酸微乳,主要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制得:
壬二酸1%~10%、表面活性剂10%~50%、助表面活性剂5%~20%、油相10%~20%和水;
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蓖麻油、PEG-40氢化蓖麻油和聚乙二醇40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助表面活性剂包括乙醇、丁氧基双甘醇和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相包括肉豆蔻酸异丙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述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3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缩管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
- 下一篇:高温渗碳齿轮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