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胎压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7542.8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浩;刘秀钰;马超群;高钦和;黄通;管文良;周伯俊;陈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B60C23/20;B60Q9/00;G06F30/20;G06F119/06;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陈祺 |
地址: | 71002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轴胎压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胎压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多轴胎压监测,S2、多轴胎压电路监测,S3、多轴胎压监测软件,S4、实验和研究。本发明适用范围广能满足各类汽车及轮胎形式需求,欠压报警时间短,具备停止时监测报警功能,该系统需在汽车未启动时也能进行胎压监测和显示报警能力,明确指出故障轮胎的位置,具有快速漏气报警功能,实时显示每个轮胎的胎压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轴胎压监测及预警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轴胎压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轮胎漏气后会发生车辆跑偏现象,高速时前轮漏气和爆胎会造成人身危害,后轮爆胎、漏气车辆会严重抖动,对于多轴大型汽车来说,一般需要多个胎压监测传感器和一个胎压显示报警器,且多轴车辆进行行驶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的情况,不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具体是哪个位置的轮胎发生异常,且需要进行排查,而排查的过程中,就会需要时间,则造成处理起来产生延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胎压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轴胎压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多轴胎压监测,先对多轴胎压进行整体的监测系统设计,且构建监测和显示报警两个单元,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并在设计的过程中确定好监测胎压时的性能和性能,且多轴胎压监测过程中,胎压监测需要具有压力、加速度和温度测量的传感器、MCU、RF发射器、供电电源和无线传输天线等设备;
S2、多轴胎压电路监测,对多轴胎压监测系统中的显示报警和胎压监的单元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且电路优化设计中采用SP370芯片作为核心器件,该芯片集成度较高,能够有效实现测量压力、温度、加速度和无线传输功能等等;
S3、多轴胎压监测软件,对监测系统进行软件开发应用,且监测系统软件部分可分为三个部分,胎压监测模块、显示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协议,利用keil5软件,使用C语言进行使用监测;
S4、实验和研究,在完成监测系统的胎压监测模块和显示报警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后,开始进行整体系统的调试实验和分析,功能性实验包括:无线通信功能测试和显示报警功能测试,通过这两次实验能有效判断本系统实现的功能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还包括在每个轮胎上,通过直接安装在轮胎内部的胎压监测传感器,实现随时测量胎压、温度、加速度和电池电压的功能,测量数据经射频发射器调制后以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显示报警器的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无线信号后,经过解调、处理、放大后将每个轮胎的测量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当轮胎出现测量数据异常时,显示报警器立即向驾驶员发出预警信号,并指出故障轮胎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在使用的安装方式上采用外接天线的内置式安装方法,并在显示报警单元里面,主要是接收胎压监测传感器测量到的轮胎数据,再对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并判断是否满足要求,需不需要报警,根据该系统的功能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RF射频接收器,要求接收灵敏度高,天线,4~8位内核的微型MCU,OLED显示屏,车载电源,由于是汽车供电,所以对电源要求不高。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包括在显示报警单元中,主要实现对胎压监测传感器发送的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再将轮胎位置信息和对应的胎压和温度大小轮流显示在显示屏上,并判断其大小是否符合要求,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的,并且将测量的数据通过射频发射器发送给接收端,同时要考虑因电池供电引起的寿命短的问题,要设计出唤醒程序,用来降低该模块的功率,实现长期使用,且胎压传感器是安装在轮胎内部,靠自身电池供电,并且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SP370芯片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胎压监测传感器、MCU、RF射频发射器和LF低频接收器,该芯片的内部集成电子器件基本满足了多轴胎压监测系统中对轮胎压力监测的功能,同时还拥有低频唤醒和高频输出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7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剥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退避机制的消息发送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