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型精度损失定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0213.0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景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8;G06N5/04;G06F1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婧 |
地址: | 314506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精度 损失 定位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型精度损失定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根据处理方式和调用资源类型对训练单模型和部署端模型进行功能划分,将测试数据输入至训练端模型和部署端模型,确定训练端模型和部署端模型中各个功能部分对应的结果,细化了模型各功能部分的结果,根据相同功能部分对应的训练端模型和部署端模型,进行余弦相似度计算,根据余弦相似度确定训练端模型和部署端模型之间在功能部分维度下的精度损失,相比仅能确定模型整体损失的现有技术,实现了从功能部分维度对网络模型在训练和部署阶段差异损失的准确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精度损失定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多,将深度学习算法模型从训练平台转化移植到部署平台的工作变得非常重要。
在网络模型在不同平台端进行转化移植的工程中,保证模型精度的一致性是网络模型应用的核心前提。因此,如何高效、准确地定位出模型精度损失是当前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型精度损失定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高效、准确地定位模型精度损失的缺陷,实现高效、准确的模型精度损失定位。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型精度损失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测试数据,以及基于模型中转部署的位于不同平台端的网络模型,包括训练端模型和部署端模型;
根据处理方式和调用资源类型,将所述训练端模型和所述部署端模型划分为预处理部分、前向推理部分和后处理部分;
将所述测试数据分别输入所述训练端模型和所述部署端模型,确定所述训练端模型和所述部署端模型各自对应的预处理结果、前向推理结果和后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训练端模型的预处理结果和部署端模型的预处理结果计算第一余弦相似度,根据所述训练端模型的前向处理结果和部署端模型的前向处理结果计算第二余弦相似度,根据所述训练端模型的后处理结果和部署端模型的后处理结果计算第三余弦相似度;
根据所述第一余弦相似度、所述第二余弦相似度和所述第三余弦相似度,在所述预处理部分、所述前向推理部分和所述后处理部分中,确定精度损失第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模型精度损失定位方法,根据所述第一余弦相似度、所述第二余弦相似度和所述第三余弦相似度,在所述预处理部分、所述前向推理部分和所述后处理部分中,确定精度损失第一部分,包括:
依次将所述第一余弦相似度、所述第二余弦相似度和所述第三余弦相似度,与预设阈值进行第一比对;
在首次第一比对结果为未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对应的部分确定为精度损失第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模型精度损失定位方法,在所述精度损失第一部分为所述前向推理部分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中转端模型,所述中转端模型包括中转端模型的前向推理部分;
将预处理后的测试数据分别输入训练端模型、中转端模型和部署端模型的前向推理部分,得到训练端预测特征图、中转端预测特征图和部署端预测特征图;
根据所述训练端预测特征图和中转端预测特征图计算第四余弦相似度,根据所述中转端预测特征图和部署端预测特征图计算第五余弦相似度;
根据所述第四余弦相似度和所述第五余弦相似度,在所述中转端模型的前向推理部分和所述部署端模型的前向推理部分中,确定精度损失第二部分。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模型精度损失定位方法,根据所述第四余弦相似度和所述第五余弦相似度,在所述中转端模型的前向推理部分和所述部署端模型的前向推理部分中,确定精度损失第二部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景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未经盛景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0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雷达3D目标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两方联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