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充石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35786.4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8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郭雅芳;郑明清;项海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C01B32/21;H01M4/587;H01M4/13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建珍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负极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充石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该快充石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素类材料粉碎、整形制得骨料,将骨料与含碳粘结剂、分散介质混合均匀,依次经造粒、石墨化处理、球化整形,制得石墨化颗粒物;而后将石墨化颗粒物与碳源混合,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加热处理使碳素碳化包覆石墨化颗粒物,制得碳包覆颗粒物;再将碳包覆颗粒物分散于电解质溶液中,经干燥制得快充石墨。以上方法所制得快充石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将其应用于电池负极片上负极活性材料层材料,可兼顾电池的常温和高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充石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安全系数高的特点,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电子设备的优选电源产品。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对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倍率要求越来越高,而石墨负极做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充电倍率起到显著影响。
现有研究可从包覆及粒径入手对石墨材料进行改进来提升充电倍率,目前常用的是采用树脂/导电剂包覆、增加包覆量以及减小骨料粒径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通常会带来比表面积增大、副反应增加的问题,进而会导致高温性能恶化,不能兼顾常温循环和高温循环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快充石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快充石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素类材料粉碎、整形,制得骨料;
S2、将所述骨料与含碳粘结剂、分散介质混合均匀,依次经造粒、石墨化处理、球化整形,制得石墨化颗粒物;
S3、将所述石墨化颗粒与碳源混合,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加热处理,使所述碳源碳化包覆所述石墨化颗粒物,制得碳包覆颗粒物;
S4、将所述碳包覆颗粒物分散于电解质溶液中,干燥,制得快充石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快充石墨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制备方法中通过将碳素类材料粉碎、整形制得骨料后,与含碳粘结剂、分散介质混合均匀配成混合料,造粒、石墨化处理后,进一步进行球化整形制得石墨化颗粒物,通过在石墨化处理后进行球化整形,可去除颗粒的尖锐棱角,使颗粒更加圆润,可减少尖端副反应活性位点,提高高温性能;而后将石墨化颗粒物与碳源混合,并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碳源碳化包覆石墨化颗粒物,以对石墨化颗粒物表面进行修饰,可提供更多嵌锂路径,提升倍率性能;再将碳包覆颗粒物分散于电解质溶液中,经干燥,在碳包覆颗粒物表面进一步包覆电解质,可提高材料表面的热稳定性,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所制得的快充石墨可应用于电池负极片上负极活性材料层材料,可兼顾电池的常温和高温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碳素类材料选自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焦、天然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骨料的粒径Dv50为(5~7)±3μm。步骤S1具体可包括:将碳素类材料进行粉碎、精磨、球磨整形,筛分得到目标粒径的骨料。通过采用小粒径的骨料造粒,可降低OI值(即取向度),降低常温循环膨胀,进而可提高电池性能。
步骤S2中,含碳粘结剂可起到粘结剂作用,且在后续石墨化处理后,会在颗粒间形成碳骨架,将颗粒牢牢粘结在一起。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含碳粘结剂选自沥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汽油、煤油、苯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可采用汽油、煤油、苯组合作为分散介质,骨料、含碳粘结剂、汽油、煤油、苯的质量比可控制在(100~200):(5~15):(5~10):(1~5):(1~2);具体可将骨料和含碳粘结剂、分散介质混合后,将温度升高至150~20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5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