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杆管体用钢管及其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2014.7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9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男;周晓锋;张哲平;边令喜;高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2C38/42;C22C38/46;C21D9/08;C21D1/22;C21D1/58;C21D1/60;C21D1/613;C21D11/00;E21B17/00;C21D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张文华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杆 体用 钢管 及其 热处理 方法 | ||
1.钻杆管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C:0.26%~0.28%;Si:0.25%~0.28%;Mn:0.85%~0.90%;Ni:≤0.04%;Cr:1.00%~1.05%;Mo:0.24%~0.27%;Cu:≤0.02%;Al:0.020%~0.030%;V:0.07%~0.09%;P:≤0.013%;S:≤0.003%;H:≤0.000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管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轧制后尺寸公差为:外径偏差-0.3%D~+0.7%D、管体壁厚偏差0~+20%t、管端壁厚偏差0~+25%t、壁厚不均≤1.5mm、全长直度偏差≤0.15%、管端1.5m直度偏差≤2.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管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热处理力学性能为:总延伸强度Rt0.7范围1050~1200MPa,抗拉强度范围1100~1290MPa,延伸率≥19%,断面收缩率≥45%;-20℃纵向全尺寸冲击功≥110J,-40℃纵向全尺寸冲击功≥110J,-60℃纵向全尺寸冲击功≥100J;硬度HRC范围37~39.5;原奥氏体晶粒度≥8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管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夹杂物A粗≤0.5级,A细≤0.5级,B粗≤0.5级,B细≤1.0级,C粗≤0级,C细≤0.5级,D粗≤0.5级,D细≤0.5级,总和≤2.0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管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拉压振动疲劳极限寿命55%×规定总延伸强度Rt0.7≥应力循环次数107。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钻杆管体用钢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坯料分切:将坯料沿轧制方向平均分切为6片坯样。
2)淬火:高温炉开炉,快速加热至600℃,以10~15℃/min升温至850℃,再以5~10℃/min升温至920℃;温度稳定后开炉门,将坯样平铺加入炉中,以≤5℃/min调节温度至奥氏体化温度;温度稳定后保温30~40min;坯样依次出炉水淬,转移时间≤3s,并持续在水中移动,浸润时间5~6s,其中水槽入水口和出水口同时开启,保持水温15~25℃,保证坯样快速冷却至马氏体相区上部;取出试样在空气中保持8~12s,使其以较慢冷速平缓地在马氏体相区下降至中部;而后浸入油液保持≥10s,使其以稍快冷速经过马氏体相区下部,生成全马氏体组织;
3)回火:低温炉开炉,快速加热至500℃,以5~10℃/min升温至T+10℃;温度稳定后开炉门,放入一片淬火后坯样,以≤5℃/min调节温度至温度T;待温度T稳定至T±2℃时,保温60~70min;保温结束后取出坯样进行室温空冷,室温保持在5~25℃。其中:T分别为580℃、585℃、590℃、595℃、600℃、6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杆管体用钢管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在热处理之前需要分别进行冷速1℃/s、3℃/s、5℃/s、8℃/s、20℃/s、40℃/s、60℃/s的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测量,绘出钢种CCT曲线;根据CCT曲线,确定奥氏体化温度;材料以避开贝氏体相区的冷速,快速冷却至马氏体相区,并在马氏体相区停留足够长时间,以生成较多马氏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20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