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φ-OTDR振动信号识别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0120.1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熊显名;郭逸璇;张文涛;杜浩;秦祖军;曾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24 | 分类号: | G06F18/24;G06F18/10;G06N3/04;G06N3/08;G06N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otdr 振动 信号 识别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振动信号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6种振动事件的一维时域信号,利用系统采集6种不同事件的振动信号,振动事件分别是:背景噪声、挖掘、敲击、浇水、震动、行走;
S2、将一维时域信号进行二维图像转换,首先,将得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归一化,将数据缩放在[-1,1],使得内积不偏向于最大的观测值:
式中,表示缩放后的采样点,xi表示缩放前的采样点,max(X)和min(X)分别代表时间序列当中最大数值和最小数值;
然后,将缩放后的数据转换到极坐标系统,即将数值看作夹角余弦值,时间戳看作半径:
式中,半径r是把[0,1]分成n等份,丢弃0数据,角度是利用arccos(xi)计算得到,其范围在[0,π],ti代表当前数据对应时间戳;
之后考虑不同点之间的角度和以识别不同时间点的时间相关性,利用和角关系,GASF方法得到对应的GAF图:
S3、建立My method神经网络,此网络由2个卷积层、2个池化层、1个全连接层以及SVM构成,其中卷积层的核大小为n*n(n为奇数),池化层的核大小为m*m(m为奇数),核深度为q,步长为s,填充为p(p在0,1取值),两个卷积核的激活函数都为ReLu函数,2个池化层都是最大池化层,优化器采用Adam算法,在SVM当中使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
S4、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首先进入My method神经网络中卷积、池化以及全连接层进行训练:
式中,w是输入矩阵大小,卷积核大小为k,步长为s,p是补零层数,w'是卷积后产生的特征图大小;
S5、经过卷积、池化和全连接层之后的输出向量转换为My method神经网络中SVM输入向量并进行训练:
式中,为法向量,决定了超平面的方向,b为位移项,决定了超平面与原点之间的距离,是样本点,S为样本总数,y为样本所属类别;
S6、利用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分类的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01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NSS信号的电文解译方法
- 下一篇:基于场景约束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