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富砷蜈蚣草无害化制备改性生物炭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03084.8 | 申请日: | 202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9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孟熙;付庆灵;张鑫;胡红青;朱俊;黄朝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10B53/02;C02F1/28;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冯超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蜈蚣草 无害化 制备 改性 生物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富砷蜈蚣草无害化制备改性生物炭的方法及其应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通过高温热解富砷蜈蚣草,制成原始生物炭,然后对原始生物炭进行改性处理,提高生物炭内部砷的稳定性,降低砷的有效性。将改性生物炭用于As(Ⅲ)污染水体的修复,达到对富集砷蜈蚣草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本发明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无二次污染,能够起到对富砷蜈蚣草的无害化处理同时为As(Ⅲ)污染水体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富砷蜈蚣草无害化制备改性生物炭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蜈蚣草作为As的典型超积累植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蜈蚣草不仅是As的指示植物,可以用来寻找盲矿,还可以用做As污染土壤的修复,起到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近年来,蜈蚣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As污染土壤的修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但是高As含量的蜈蚣草植物体处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对富集了As的蜈蚣草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较少,而修复植物作为废弃物处理的产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焚烧法、堆肥法、压缩填埋法、高温分解法、灰化法和液相萃取法。
1.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使被焚烧的物质变为无害和最大限度地减容,焚烧产生的热能还可回收利用。但是此法消耗大量电能,尾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排到空气中易造成环境负荷。
2.堆肥法:堆肥法的核心腐熟,达到减少植物体的生物量和体积目的,同时便于后期运输和处理。但是堆肥法需要2-3个月的时间,周期较长,并且重金属污染物并没有被去除,只是形态上发生变化,如果处理不善易造成二次污染。
3.压缩填埋法:利用压力使植物残体产生的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与螯合剂形成的复合物,然后将植物残体和渗滤液一并填埋至特殊处置的场地。其优势在于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减小体积。缺点就是植物生物量较大,不易运输,需要占用特殊处理的场地,运行成本高,处理效率低,同时,堆放自然分解过程中,污染物并没有消除,最终产品仍然有环境风险性。
4.高温分解法:此法是在高温和厌氧情况下对植物剧烈热激发,使植物体瞬间分解的一种处理方法。此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回收植物体中的部分重金属,但是适用范围有限且投资较大。
5.灰化法:灰化法可显著地减少超积累植物的重量和体积,但是目前尚未有实际应用的实例。研究表明:此法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是可行的,但是想将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还有待考究。
6.液相萃取法:Salt等在1995年就提出了利用液相萃取法将植物中的重金属提取出来的方法。Yang等发现氨-氯化铵是东南景天中Zn的良好提取剂,在60℃,NH4Cl和NH3的摩尔比是0.6,滤取时间2h,固液比为5:1时,Zn的提取率可以达到97.79%以上,对Cu和Pb的提取率也有88.66%和95.45%。但是对此过程中螯合剂与重金属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这一方法的应用还有待研究。
目前已有的焚烧、压缩填埋等处理方法存在占地广、耗能大以及处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环保、经济的修复植物处理方法。
炭化处理作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环保热点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植物组织和动物骨骼的处理。
如公开号为CN10099967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植物废弃物分类并除杂,切割至合适长度后进行干燥处理,再将植物废弃物放入炭化炉中燃烧,通过植醋液回收器处理植醋液,回收焦油。炭化炉内的植物废弃物炭化后出炉、冷却并回收植物炭;该专利中主要能够提高制醋液的回收率,降低烟气中的悬浮物含量,减少大气污染,同时能够获得植物炭;但是该专利中并没有给出任何的实际处理数据,不清楚具体的效果如何,并且是否能应用与超积累植物的产后处理还不可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3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强制循环的分级结晶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轻型客车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