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桥梁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92658.6 | 申请日: | 2023-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屈加林;袁迪;郝中明;胡涛;赵洪葵;孙晓莉;李少云;姚金佳;曲文庆;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2;E01D21/00;E02D27/14;E02D27/42;E01D10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桥梁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拱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桥梁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预制装配式桥梁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桩基础、承台、墩柱、盖梁和桥面上部结构,桩基础的下端插入于持力层中,承台设置于桩基础的顶端,且每个承台对应于至少两个桩基础,墩柱设置于承台的顶部,盖梁设置于墩柱上,桥面上部机构沿桥梁的纵向安装于多个盖梁上;其中,承台、墩柱和盖梁均为预制结构,承台的顶部设置有与墩柱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用于供墩柱的底部插入至少部分深度以对墩柱进行定位,定位槽的槽内壁与墩柱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浇筑空间,浇筑空间内填充有填筑材料以将墩柱与承台连接。这种预制装配式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强,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大型、特大型铁路桥梁陆续建设,而其中也不乏一些桥梁应用装配式施工。国内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的研究和应用晚于国外,随着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造了大量的桥梁,应用了很多新技术、新工艺,装配式桥梁也出现的越来越多,但还没有全预制装配式桥梁,而全预制装配式桥梁是高速公路建设迈入新台阶的契机,也是未来桥梁的发展方向。
全预制装配式桥梁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大部分桥梁建造工序在工厂内完成,最大限度降低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装配式安装可以缩短桥梁的建设周期,但中国装配式桥梁发展较晚,某些技术细节上还不成熟,导致施工时周期依然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桥梁及其施工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拱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桥梁,预制装配式桥梁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桩基础、承台、墩柱、盖梁和桥面上部结构,桩基础的下端插入于持力层中,承台设置于桩基础的顶端,且每个承台对应于至少两个桩基础,墩柱设置于承台的顶部,盖梁设置于墩柱上,桥面上部机构沿桥梁的纵向安装于多个盖梁上;其中,承台、墩柱和盖梁均为预制结构,承台的顶部设置有与墩柱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用于供墩柱的底部插入至少部分深度以对墩柱进行定位,定位槽的槽内壁与墩柱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浇筑空间,浇筑空间内填充有填筑材料以将墩柱与承台连接。
本方案中,通过将承台、墩柱和盖梁均为预制结构,在进行桥梁装配时,先将承台安装于桩基础上,由于承台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槽,这样在利用吊装设备对墩柱进行吊装时,墩柱底部的至少部分可以插入于定位槽内,定位槽可以对墩柱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墩柱与承台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定位槽的槽内壁与墩柱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浇筑空间,通过向浇筑空间内浇筑填筑材料,使得墩柱的位置固定,且填筑材料将墩柱与承台连接为整体,提高了墩柱的稳定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台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用于对墩柱在定位槽内的位置进行调节定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墩柱的安装时,墩柱的垂直度或安装位置需要进行调整,通过在承台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当墩柱的垂直度以或安装位置调整到位后,定位机构能够对墩柱的状态进行定位,保证墩柱的垂直度以及平面位置发生变化。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的数量设为多组,多组定位机构间隔分布于定位槽的外周侧,定位机构包括调节杆和连接于调节杆两端的垫板,两块垫板分别抵紧于定位槽的内壁以及墩柱的外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多组定位机构共同对墩柱的周侧进行抵紧定位,使得墩柱与定位槽之间具有多个支撑点位,确保墩柱的位置固定。在具体使用时,利用吊装设备将墩柱的位置定位,然后利用各组定位机构中的调节杆上的垫板抵紧于定位槽与墩柱之间,使得墩柱的位置确定,然后再次复核墩柱的位置,如若存在误差,在吊装设备的主导作用下,利用调节杆伸缩,让调节杆中的两块垫板抵紧于墩柱与定位槽的外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的数量设为四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2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