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小客车畅行道智能管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0004.3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刘轰;莫远春;林灏;叶恒红;石磊;徐超;王瑞;马廉杰;卢芸;彭秋华;万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8G1/09;G08G1/0967;G06F18/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小客车 畅行 智能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自动驾驶的高速公路小客车畅行道智能管控系统及方法,包括交通融合感知模块、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智能自主决策模块、交通主动管控模块以及交通配套支撑模块;交通融合感知模块通过高速公路交通采集设备获取车辆类型及畅行道实时交通信息;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实现对行驶在畅行道的各类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功能;智能自主决策模块收到车辆实时监测信息后采用相应的智能决策算法对畅行道车辆违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交通主动管控模块通过设置在畅行道智能交通诱导设施对违章车辆进行主动提醒和警告;交通配套支撑模块对畅行道上车辆进行静态交通诱导。本发明提升畅行道车辆平均行驶车速,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运行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速公路小客车畅行道智能管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亿辆,随着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车辆低速行驶、随意变道、客货混行等驾驶行为造成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并极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此外,随着具备自由驾驶功能的车辆越来越多,高速公路如何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良好的驾乘环境,增加公众出行体验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自动驾驶的高速公路小客车畅行道智能管控系统及方法,用于提升高速公路畅行道车辆平均行驶车速,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规范车辆驾驶行为、减少车辆随意变道,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支持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增加公众出行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小客车畅行道智能管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交通融合感知模块、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智能自主决策模块、交通主动管控模块和交通配套支撑模块;
所述交通融合感知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及车辆信息,并发送给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
所述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道路交通信息及车辆信息,对行驶在畅行道的各类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并将车辆实时监测信息发送给智能自主决策模块和交通主动管控模块;以及接收智能自主决策模块反馈的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启动对应的预警;
所述智能自主决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车辆实时监测信息采用相应的智能决策算法对畅行道上发生的车辆各类违规行为及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
所述的交通主动管控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车辆实时监测信息,通过设置在畅行道上各类智能交通诱导设施对违章车辆进行主动提醒和警告;
所述的交通配套支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智能管控方法,在畅行道设置相应交通配套支撑设施,对畅行道上车辆进行静态交通诱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交通融合感知模块采用现有的多种道路交通采集设备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及车辆信息,包括智能摄像机、雷视融合设备、ETC门架车辆识别设备;交通融合感知模块与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之间单向数据通信。该模块主要用于采集并传输车辆的车速、车型、车牌等参数信息以及车辆图像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包括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子模块;畅行道监测预警模块与交通融合感知模块、交通主动管控模块之间单向数据通信,与智能自主决策模块之间双向数据通信。实时监测子模块接收交通融合感知模块的各类数据,当监测到低速行驶车辆、违章变道车辆、非小客车等车辆违章信息时,及时将有关数据发送给智能自主决策模块。智能预警子模块则接收智能自主决策模块的分析结果,并将违章车辆信息快速发送给交通主动管控模块。
所述畅行道智能管控装置设置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适当位置,装置上方设置智能摄像机和测速雷达,对畅行道的车辆违规行为进行抓拍;装置中间设置了小客车畅行道的限低速值对驾驶员的车速进行提醒,小客车畅行道的限低速值应不小于110公里/小时;装置下方对小客车畅行道的车辆违规信息进行实时展示,主动提醒驾乘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未经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0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