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向补偿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6533.6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5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龙;赵树林;于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润冶金(贵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H01G4/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苗星星 |
地址: | 5582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向 补偿 电容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向补偿电容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连接设有接线端子,所述外壳体内中部纵向安装设有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所述外壳体的内端部靠近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套设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内设有介质腔室,所述介质腔室内流动设有冷却液,所述散热筒的内侧壁与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连接设有多个导热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的一种纵向补偿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偿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纵向补偿电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IT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力部门对能源的节约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企业用电功率因数必须达到0.9以上。目前,一般企业用电功率因数通常在0.65~0.8之间,如果企业要达到国家用电要求,就必须对电力设备进行补偿。补偿电容器作为补偿电路的基本元件,在补偿电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补偿电路的工作状态,补偿电容器作为一种大功率元件,其电容量通常会达到1530KVAR-30KVAR,因此,补偿电容器的散热性能始终是其不断提高的重要参数。
目前,电力系统补偿电容器在绝缘纸与外壳内壁之间填充的是绝缘石蜡,绝缘石蜡虽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但其导热性也很差,致使电容器元件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到外壳而散发,给电容器的正常工作带来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的一种纵向补偿电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纵向补偿电容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连接设有接线端子,所述外壳体内中部纵向安装设有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所述外壳体的内端部靠近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套设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内设有介质腔室,所述介质腔室内流动设有冷却液,所述散热筒的内侧壁与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连接设有多个导热杆。
作为改进,所述外壳体内设有介质通道,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分别连接设有介质进口与介质出口,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与介质腔室之间连通设有介质导管。
作为改进,所述散热筒的底端距离外壳体底壁高度为外壳体高度的四分之一。
作为改进,所述散热筒的底端设有气筒流通环状槽,所述气筒流通环状槽内均匀设有若干气动风机。
作为改进,所述外壳体内顶部一侧设有温控传感器,所述温控传感器连接控制气动风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本申请中,通过配合电容器元件设置的散热筒,可以在使用时大大增加散热导热效果,两侧介质进口、介质出口与介质导管的配合可以在使用时使得介质冷却液流通,配合气动风机的设置进一步增加空气流动效果,从而方便散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纵向补偿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外壳体,2、接线端子,3、电容器元件,4、散热筒,5、介质腔室,6、导热杆,7、介质通道,8、介质导管,9、气筒流通环状槽,10、气动风机,11、温控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所示,一种纵向补偿电容器,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连接设有接线端子2,所述外壳体1内中部纵向安装设有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3,所述外壳体1的内端部靠近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3套设有散热筒4,所述散热筒4内设有介质腔室5,所述介质腔室5内流动设有冷却液,所述散热筒4的内侧壁与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元件3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连接设有多个导热杆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润冶金(贵州)有限公司,未经通润冶金(贵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6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