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58902.7 | 申请日: | 2023-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5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曾礼平;李路平;丁孺琦;王宗申;湛可翔;李刚;胡国良;朱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23;F16F15/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张晶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点 振动 抑制 装置 | ||
1.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相互传动连接的多个轴(100),所述轴(100)上套设有振动抑制套筒组件(200),所述轴(100)的两端分别伸出振动抑制套筒组件(200)并与相邻的轴(100)的对应端相接;
所述振动抑制套筒组件(200)至少包括下抑振套座(201)和上抑振套盖(202);
所述上抑振套盖(202)与下抑振套座(201)盖合构成用于放置轴(100)的筒状结构,且筒状结构的两端处设有转动密封件(300),所述密封件(300)与轴(100)转动密封,与上抑振套盖(202)与下抑振套座(201)盖合构成的筒状结构密封配合;
所述下抑振套座(201)和上抑振套盖(202)内部均设有用于抑制轴(100)振动的抑振片(203),且抑振片(203)的内圆弧面(204)与轴(100)圆弧外壁间隙配合;
所述下抑振套座(201)与固定平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振片(203)均匀分布,且位于所述下抑振套座(201)和上抑振套盖(202)上的抑振片(203)位置互相交错,交错的抑振片(203)在端部位置构成溢流口(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抑振套座(201)的底面上设有多个与上抑振套盖(202)与下抑振套座(201)盖合构成的筒状结构内部连通的进气端口(206),且进气端口(206)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振片(203)与筒状结构的轴线呈一定夹角,所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抑振套盖(20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振片(203)均匀分布,且位于所述下抑振套座(201)和上抑振套盖(202)上的抑振片(203)位置互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振片(203)为中空结构,内部均设置有电磁铁,所述下抑振套座(201)内设有多个用于调控电磁铁工况的控制模组(2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抑振片(203)的位置相互交错时,位于上抑振套盖(202)与下抑振套座(201)上的所述电磁铁对轴(100)分别产生吸附作用力和排斥作用力,且基于振动方向交替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抑振片(203)的位置相互对应时,位于上抑振套盖(202)与下抑振套座(201)上的所述电磁铁对轴(100)均产生排斥作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00)位于上抑振套盖(202)与下抑振套座(201)盖合构成的筒状结构内的中心位置处为中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89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