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油泵辅助润滑的新能源减速器润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8166.5 | 申请日: | 202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9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会;范莎;樵明月;左进;李亚娟;叶鑫;李小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L5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4027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辅助 润滑 新能源 减速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机械油泵辅助润滑的新能源减速器润滑系统,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扣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差速器、驱动齿轮、机油油泵、连接块、带动杆、第一啮合齿轮、第二啮合齿轮,差速器安装在第一箱体内部,驱动齿轮安装在差速器上,机油油泵固定在第一箱体内,且位于差速器的下方,连接块固定在机油油泵的一端,带动杆与连接块连接,第一啮合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带动杆上,第二啮合齿轮可转动地布置在机油油泵与输油机构之间,且第二啮合齿轮同时与第一啮合齿轮配合、输油机构配合,第一啮合齿轮与驱动齿轮配合。本发明能使减速器内部零部件得到充分润滑,避免了新能源汽车的减速器润滑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的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油泵辅助润滑的新能源减速器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系统,又被称之为集中润滑给油系统,可根据系统名称得知,便是一种为装置供应润滑油使装置内部达到润滑目的的系统,润滑系统分类方式为机油润滑系统以及黄油类润滑系统。
相比燃油车,由于新能源汽车中主要采用机油类润滑系统进行运行,而传统的机油类润滑系统不能完全满足于新能源汽车的润滑,新能源汽车的输入端转速高,箱体内部温度高,随之而来的便是减速器润滑不足的情况,此外,在以往的润滑油送油的过程中,若采用定点管道送油的方式,则需要对管道进行定期的维护,避免输油管内部由于油垢的堆积,导致润滑油输送效率降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带油泵辅助润滑的新能源减速器润滑系统,本发明能使减速器内部零部件得到充分润滑,避免了新能源汽车的减速器润滑不足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机械油泵辅助润滑的新能源减速器润滑系统,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扣合,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有积油槽,还包括驱动机构、输油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输油机构配合,以将润滑油输送至积油槽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差速器、驱动齿轮、机油油泵、连接块、带动杆、第一啮合齿轮、第二啮合齿轮,差速器安装在第一箱体内部,驱动齿轮安装在差速器上,机油油泵固定在第一箱体内,且位于差速器的下方,连接块固定在机油油泵的一端,带动杆与连接块连接,第一啮合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带动杆上,第二啮合齿轮可转动地布置在机油油泵与输油机构之间,且第二啮合齿轮同时与第一啮合齿轮配合、输油机构配合,第一啮合齿轮与驱动齿轮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机构包括抽冷机、吸油过滤器、油管,所述抽冷机与第二啮合齿轮配合,吸油过滤器安装在机油油泵的一侧,所述抽冷机与机油油泵连通,吸油过滤器一端与机油油泵连通,另一端与油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油管包括第一直油管、中间弯油管、第二直油管,所述第一直油管一端与吸油过滤器连接,另一端与中间弯油管连接,第二直油管一端与中间弯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对准积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油管与中间弯油管、中间弯油管与第二直油管的连接处设有缓冲除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除垢装置包括油冲板、弹性拉绳、存油螺纹管,油冲板的端面上设有油冲滤口,周面上对称设有限位槽,所述油管内部的轴向端设有内管限位块,以及沿油管内轴向对称设置的槽口限位块,所述油管的径向端设有下油通孔,所述存油螺纹管与下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弹性拉绳一端固定在油管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油冲板的端面连接,油冲板的限位槽与油管内的槽口限位块滑动配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机械油泵辅助润滑的新能源减速器润滑系统,首先,通过单个差速器带动驱动机构转动,然后驱动机构配合输油机构从而实现了润滑油的带动添加,以及输油机构配合积油槽的,进而实现了润滑油的定向导油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的减速器润滑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8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