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44554.8 | 申请日: | 2023-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7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林;李永昌;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7/5387;H02M7/5395;H02M1/088;H02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 变换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输入源Vin(Ⅰ)、原边两相对称半桥逆变电路(Ⅱ)、串联谐振支路(Ⅲ)、变压器(Ⅳ)、副边整流电路(Ⅴ)和滤波输出电路(Ⅵ);
原边两相对称半桥逆变电路(Ⅱ)包括原边第一开关管(S1)、原边第二开关管(S2)、原边第三开关管(S3)、原边第四开关管(S4)、原边第一分压电容(C1)、原边第二分压电容(C2);
串联谐振支路(Ⅲ)包括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第一励磁电感(Lm1)、第二励磁电感(Lm2);
变压器(Ⅳ)包括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
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连于直流输入源Vin(Ⅰ)的正端,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连于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第一励磁电感(Lm1)的一端和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侧同名端,连接点为A;原边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和原边第一分压电容(C1)的一端同时连于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和直流输入源Vin(Ⅰ)的正端;原边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和原边第二分压电容(C2)的一端同时连于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和直流输入源Vin(Ⅰ)的负端;原边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连于原边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原边第二励磁电感(Lm2)的一端和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侧非同名端,连接点为B;原边第一分压电容(C1)的另一端连于原边第二分压电容(C2)的另一端和谐振电容(Cr)的一端,连接点为C;
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连于谐振电感(Lr)的一端,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于第一励磁电感(Lm1)的另一端、第二励磁电感(Lm2)的另一端、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侧非同名端和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侧同名端,连接点为N;
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侧同名端与第二变压器(T2)的副边侧同名端相连;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侧异名端、第二变压器(T2)的副边侧异名端均与副边整流电路(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副边侧整流电路(Ⅴ)包括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副边第五开关管(S5)、副边第六开关管(S6);
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侧非同名端连于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点为X;第二变压器(T2)的副边侧非同名端连于副边第五开关管(S5)的源极和副边第六开关管(S6)的漏极,连接点为Y;
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于副边第五开关管(S5)的漏极后,与滤波输出电路(Ⅵ)连接;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连于副边第六开关管(S6)的源极后,与滤波输出电路(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45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