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式金属氧化还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5414.4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段鹏;郝明警;张华;强鑫;罗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035;F01N3/033;F01N3/10;B01J23/42;B01J23/44;F02M26/14;F02M26/20;F16M1/00;F01P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金属 氧化 还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分段式金属氧化还原装置,属于氧化还原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柴油机,所述柴油机的尾气输出端连通有第一尾气管,所述第一尾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DOC机构,所述第一尾气管上还连通有EGR机构,所述DOC机构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尾气管一端的催化壳体,所述催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还原剂滤芯、催化剂滤芯和氧化剂滤芯;本发明设有DOC机构和EGR机构实现对尾气进行处理,DOC机构实现降低微粒排放中的SOF的含量从而降低PM的排放,有效减少排气中的HC和CO,除去90%的SOF,EGR机构对降低发动机NOx排放效果明显,且EGR机构的应用很容易实现,技术要求不高,自身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还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分段式金属氧化还原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空气质量差,柴油机单轨吊NOx、CO、HC、碳烟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尤其是井下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一直是广为关注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一氧化碳超限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据悉,造成环境CO传感器报警的有一个主要原因为井下柴油单轨吊等动力设备运行,报警次数占比超过50%。这就使得提升柴油机单轨吊等动力设备的排放质量,减少其污染变得尤为紧迫。随着煤矿第四批淘汰设备目录的出台,原先大批国二排放的柴油机单轨吊等动力设备也急需提升排放达到国三水平。随着辅助运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柴油机单轨吊等动力设备,运力大,单次运载能力强,效率高等优势进一步突出,但目前对其高污染的尾气排放仍没有很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随着矿区单轨吊数量的增多,如何提升柴油机单轨吊等动力设备的尾气排放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分段式金属氧化还原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柴油机在使用的时候,容易产生大量的废气,容易造成对环境进行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分段式金属氧化还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柴油机,所述柴油机的尾气输出端连通有第一尾气管,所述第一尾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DOC机构,所述第一尾气管上还连通有EGR机构,所述DOC机构用于实现对所述柴油机排出的尾气进行过滤处理,降低所述柴油机排出的尾气污染环境,所述EGR机构用于将一定燃烧后的废气通过循环机构与新鲜气体混合后进入所述柴油机的气缸燃烧,惰性废气减缓燃烧速度,降低最高燃烧温度,起到减少NOx的作用;
所述EGR机构包括有连通在所述第一尾气管上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柴油机的气缸连通;
所述DOC机构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尾气管一端的催化壳体,所述催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还原剂滤芯、催化剂滤芯和氧化剂滤芯,所述催化剂滤芯以铂和钯贵金属作为催化剂,主要降低微粒排放中的SOF的含量从而降低PM的排放,所述氧化剂滤芯的氧化原理与汽油机三效催化器氧化HC和CO的原理基本一样,同时有效减少排气中的HC和CO,所述氧化剂滤芯还用于除去90%的SOF,从而使PM排放减少40%~50%,其对HC和CO的处理效率分别达到88%,68%,所述还原剂滤芯用于消除废气中的NOx。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发明设有DOC机构和EGR机构实现对尾气进行处理,将原车的排气波纹管拿掉,利用排气波纹管周边的空间,将DOC机构布置在原车波纹管位置,利用改造后的波纹管进行连接,同时接入EGR机构,催化剂滤芯以铂和钯贵金属作为催化剂,主要降低微粒排放中的SOF的含量从而降低PM的排放,氧化剂滤芯的氧化原理与汽油机三效催化器氧化HC和CO的原理基本一样,同时有效减少排气中的HC和CO,氧化剂滤芯还用于除去90%的SOF,从而使PM排放减少40%~50%,其对HC和CO的处理效率分别达到88%,68%;EGR机构对降低发动机NOx排放效果明显,且EGR机构的应用很容易实现,技术要求不高,自身成本低。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柴油机的底部四角处分别焊接有固定耳,四个所述固定耳上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沉头螺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固定耳的设定便于通过第一沉头螺栓将柴油机进行固定安装,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5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