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旁通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涡轮增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4986.0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5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瑾;邹健;范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孔令娟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旁通 装置 具有 涡轮 增压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气旁通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装置包括:阀杆、衬套、摇臂以及密封部;阀杆的第一端与摇臂连接;衬套套设在阀杆的外部;衬套的径向内壁与阀杆的径向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衬套的第一端与摇臂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衬套的第一端的径向内壁上设置容纳部;密封部设置在容纳部内并套设在阀杆的外部;密封部包括套设在阀杆的外部的密封垫;密封垫的径向内壁与阀杆的径向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的径向厚度小于第一间隙的径向厚度;密封垫的背离摇臂的轴向第一端面与容纳部的轴向内壁接触。涡轮增压器包括废气旁通装置。本发明能够减少阀杆与衬套之间的气流的通流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旁通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技术作为发动机的一项很重要的节能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改善燃油经济性,尤其是在节约燃油和降低排放等诸多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涡轮增压器技术是今后国内汽车发动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保证发动机的低速扭矩,涡轮增压器的涡端通常采用小转动惯量的涡轮,即更小直径的涡轮;但是由于为了保证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涡轮不因超速而失效,因此需要在涡端设置废气旁通阀,以便于旁通掉多余的废气,从而降低涡轮的负荷。如图1所示,现有涡轮增压器包括阀杆1和衬套2,由于阀杆1和衬套2需要传递运动,因此阀杆1和衬套2之间不能完全密封废气。但是,当涡轮增压器旁通阀区域背压比较高时,废气会从阀杆1和衬套2的间隙中跑出,黑色的烟会在高压的作用下容易直接喷在与涡轮增压器相邻的零件上,并导致摇臂3周围的零件被熏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废气旁通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涡轮增压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气旁通装置,包括:阀杆、衬套、摇臂以及密封部;所述阀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摇臂连接;所述衬套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部;所述衬套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阀杆的径向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与所述摇臂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衬套的所述第一端的径向内壁上设置有容纳部;所述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并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部;所述密封部包括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部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阀杆的径向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的径向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径向厚度;所述密封垫的背离所述摇臂的轴向第一端面与所述容纳部的轴向内壁接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包括:弹性部和挡肩部;所述挡肩部和所述弹性部均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并分别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部;所述挡肩部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阀杆的径向外壁之间设置有第四间隙,所述第四间隙的径向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间隙的径向厚度;所述挡肩部的径向外壁与所述容纳部的径向内壁固定在一起;所述弹性部轴向设置在所述挡肩部与所述密封垫之间;所述弹性部的轴向第一端面与所述密封垫的靠近所述摇臂的轴向第二端面接触,所述弹性部的轴向第二端面与所述挡肩部的背离所述摇臂的轴向端面接触;所述弹性部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阀杆的径向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五间隙,所述第五间隙的径向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间隙的径向厚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的径向内壁上周向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挡肩部的所述径向外壁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包括弹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挡肩部包括卡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废气旁通装置还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通过连接部与所述阀杆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阀杆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阀体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衬套的第二端通过密封件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端接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旁通阀。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的所述轴向内壁设置成锥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4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器和转向系统
- 下一篇:颜色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