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治疗或缓解癌痛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34084.7 | 申请日: | 2023-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军;袁文茜;肖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5/741 | 分类号: | A61K35/741;A61P29/00;A61P25/00;A61P19/08;A61K35/747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周建军;彭家恩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益生菌 制备 预防 治疗 缓解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治疗或缓解癌痛的药物中的用途,益生菌可提高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物对骨癌痛的缓解效果,并减少现有镇痛药物的用量,从而降低现有镇痛药物的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治疗或缓解癌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症状之一,因原发性骨骼肿瘤或由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骨骼系统产生的癌痛是癌症患者产生疼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有60%-84%的晚期癌症患者经历着不同程度的骨癌痛,患者常经历以钝痛、搏动性疼痛、持续且随时间加重为特征的进展性疼痛,和以剧烈痛感、自发或因活动受累肢而间歇性产生为特征的爆发性疼痛,这种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且伴随着骨质流失和骨骼损伤,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癌症疗效和生活质量。目前,仍有40%-80%的癌症患者疼痛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86年推荐在全世界用来治疗癌痛的首选和基础疼痛治疗药物,至今仍然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癌痛治疗药物(没有更好的替代治疗药物)。然而由于阿片类药物易产生耐受的特性,即长期反复用药镇痛效果显著降低,不得不持续加大药物剂量,因此,长期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治疗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包括便秘、恶心、食欲不振、加速骨质流失等严重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治疗或缓解癌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抑制(即减少)或延缓中枢炎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三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抑制(即减少)或延缓骨质流失和/或破坏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四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益生菌在制备增加骨密度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五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治疗或缓解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六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益生菌在制备预防、治疗或缓解癌痛的药物中的新用途。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益生菌可减少现有镇痛药物(包括但不限于阿片类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抗抑郁药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用量。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益生菌可提高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物对骨癌痛的缓解效果,并减少现有镇痛药物的用量,从而降低现有镇痛药物的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LGG灌服缓解大鼠骨癌痛的实验方案示意图(a)以及不同组别大鼠TCI手术前后机械性痛阈变化情况(b);
图2为LGR-1灌服缓解大鼠骨癌痛的不同组别大鼠TCI手术前后机械性痛阈变化情况;
图3为不同组别大鼠TCI手术后D7(a)和D14(b)胫骨扫描图和密度统计图对比结果;
图4为不同组别大鼠TCI手术后D7腰段脊髓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图4(a)为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的代表性条带,图4(b)为统计图;
图5(a)为机械痛阈值测量的实验方案示意图,图5(b)、图5(c)分别为不同组别大鼠TCI手术后D7给予吗啡鞘内注射后的机械性痛阈变化、曲线下面积;
图6为胫骨结构示意图;
图7为股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4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