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24352.7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4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钟建江;梁锡宏;户文亚;周亚琴;步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泰兴市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5/01;C12N13/00;C12P19/08;C08L3/02;C08L1/02;C08K3/16;C08J5/18;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细菌 纤维素 复合 机械性能 方法 | ||
1.一种用于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诱变菌株,其特征在于,具体为木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xylinus)158,已经于2021年12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1569。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诱变菌株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用于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具体为:将诱变菌株发酵生产得到细菌纤维素,与淀粉、山梨醇、甘油、氯化钙和水混合后制成BC/淀粉复合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诱变菌株,基于木葡糖酸醋杆菌(Komagataeibacterxylinus,保藏于美国标准生物样品保藏中心ATCC,保藏编号53524)进行多轮诱变、筛选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诱变菌株,具体通过以木葡糖酸醋杆菌ATCC53524为原始菌株,首先以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TG)诱变对菌株进行化学诱变后,再以静置培养4天BC产量为基准挑选诱变菌株继续进行紫外诱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诱变的条件为:NTG浓度为0.05mg/mL,30℃、200rpm摇床反应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诱变,采用的紫外灯功率为30W,波长为254nm,间歇式照紫外:每次10s,一共三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静置培养,按照发酵培养基的组分及含量为:蔗糖40g/L、(NH4)2SO43.3g/L、KH2PO41.0g/L、MgSO4·7H2O0.25g/L、玉米浆(CSL)5%(v/v),余量为水,30℃静态培养4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细菌纤维素、淀粉、山梨醇、甘油、氯化钙与水的比例,以细菌纤维素+淀粉的总质量为基准满足:细菌纤维素1%、淀粉10%、山梨醇1%、甘油2%、氯化钙0.5-10wt%、水50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氯化钙的含量为0.5-2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泰兴市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泰兴市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43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